为全面推动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重点领域得到优先保障,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2013年民生支出累计完成15.2亿,同比增长16.1%,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新提高。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2013年共投入资金1.3亿元,保障约6.5万名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餐厅改造及教师培训工程,切实改善了基层学校办学条件;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全部享受营养餐补助,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加大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投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400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250元/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到65元/月, 为弱势群体筑起了生活保障线,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安排资金3816万元,用于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化解乡镇卫生院债务、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
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发放惠农补贴资金3611万元,用于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事项;投入资金14399万元,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乡村连片治理等项目建设和大绿化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投入补贴保费1257万元,完成大蒜、小麦、玉米、棉花保险投保面积98.9万亩,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筹集资金3844万元,新建、续建经适房、公租房、廉租房1090套,改造农村危房424户,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秦法光 刘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