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树锋 通讯员蒋兴龙
截止2013年底,兖州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稳定在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9.9%;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8.3%,圆满完成了“十二五”中期规划任务目标。
优化资源布局,保障教育均衡发展。目前,高中撤并了二中、三中、五中三所农村高中,一中新校投入使用,形成了一中、实验高中、六中3处高中的布局,实现了高中进城。城区完成了东方中学、实验小学搬迁,新建了东方中学西校区、实验小学西校区、文化路小学旧关校区、东御桥小学百子堂校区、实验小学五里庄校区5处小学,改造了东方中学南校区、实验小学白衣堂校区,城区现有初中5处、小学10处;农村完成了5处中心小学整体新建,建设了4处新建社区小学,撤并了大安镇二郎庙等7处农村薄弱教学点,改造了46处学校,中小学布局得到优化。制订了中小学新一轮规划布局,到2015年,全区形成3处高中、8处独立初中、11处九年一贯制学校、39处完全小学、22处教学点的中小学布局。
实施标准化建设达标工程,提升教育基础设施水平。几年来,兖州累计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5.26亿元,新增教育用地445亩;新建校舍18.43万平方米,占原有校舍的31.49%;维修校舍30.95万平方米,改造率62.87%。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达标学校占92%。城区办学空间有效扩充,城区小学新增教学班108个,初中新增教学班36个,有效解决了城区超大规模学校和超班额现象。农村中心中小学、定点初中实现教学和生活用房楼房化,定点小学校舍达到安全标准。教育设施标准化配备加快推进,新增教师用机4333台、学生用机1795台,中小学计算机达到9768台,增长49%;专业功能室增加143口,增长126%;中小学多媒体增加331套,增长40%,高中、初中全部达到“班班多媒体”;中小学教学仪器标准化配备率达到100%,实现了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新建改建27处塑胶操场,农村初中和镇中心小学塑胶操场达到82%;体育器材、音美器材生均分别增长10%、17%;图书新增16.7万册,增长30%,城乡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学前教育得到提升。累计投资1.1亿元,新增城区幼儿园7处、改扩建10处,新建农村幼儿园8处、改扩建35处,7处镇中心幼儿园全部通过省级认定,标准化幼儿园达到57处,超出三年行动计划目标68%。公开招考公办幼儿教师37名,转岗154名教师,全部充实到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显著提升。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建立教师补充交流机制。近三年,通过教师招考补充农村小学、幼儿园占94.9%,农村小学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增加297人,比2010年增长24%。面向农村招考教师161名到部分城区中小学任教,选派城区22名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边远地区学校支教,促进了教师合理流动。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启用教师教育基地。依托教师教育基地,每年举办十余个班次培训班;组织参加国家、省、区组织的各类培训;组织远程培训校长教师。规范教师管理行为,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深入开展以精心备课、上课、作业教学等为内容的“八个精心”师德教育活动,开展了教师文明礼仪、师德政策法规学习活动,组织了师德承诺。完善师德考核办法,注重教学实绩。建立中小学质量监测分析制度,搭建了全区高中、初中、小学质量监测平台。城区新建中小学作为城区学校的分校,实行一体化管理;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建设了教育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开通了课堂教学实时传输系统,推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13年高考应届生本科录取1062人,录取率达到42.8%;一本录取了515人,比上年增加169人,增长48.84%;112人被“211”高校录取; 3名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