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济南成立首个农村幸福院
三位老人正在准备午餐
平阴县孔村镇范皮庄村幸福院
日前,济南平阴县孔村镇范皮庄村幸福院的厨房门前,几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准备午餐,笑容在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
为解决留守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等实际问题,平阴县孔村镇范皮庄村于2013年8月份开始动工兴办幸福院,并于2013年11月18日投入使用。目前,村子里已有11位老人入住,在幸福院里享受着别样的晚年生活。文/记者 于腾腾 图/记者 于腾腾 通讯员 唐印 苏红其
离家不离村 老人入住幸福院
“和城市人不一样,农村人传统观念比较重,不愿意离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幸福院这种‘离家不离村’的模式,符合农村老年人传统的生活习惯,虽然平时不在家住,但是离家近,想回去看看随时就能回去。”
范皮庄村书记郭庆勇告诉记者,范皮庄村是一个比较小的村子,全村总人口只有473人,但是6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85人,7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60人,“虽然村里人不多,但是老年人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大。”
郭庆勇说,现在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就近经商,农村“空巢”、留守老人所占比例接近农村老龄人口的50%,“原来子女都在家,父母都有人照顾。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孩子们都去了大城市打拼,只留下老人独自在家,原来的养老模式已不适应农村的现状了。”
郭庆勇表示,现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独自守在家里会产生诸多问题,“比如说安全问题,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身边若无人照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恐怕追悔莫及。再就是老人每天面对着空荡的房间,他们会感到老无所依,因此而产生孤独寂寞感。”
为了解决农村养老难的问题,范皮庄村在去年秋天动工兴办幸福院。“近年来在农村逐渐发展起了一种新型的农村养老新模式,这就是农村互助幸福院。”平阴县民政局副局长张清照介绍说:“和城市人不一样,农村人传统观念比较重,不愿意离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幸福院这种‘离家不离村’的模式,符合农村老年人传统的生活习惯,虽然平时不在家住,但是离家近,想回去看看随时就能回去。”
据记者了解,其实附近的镇上就有不少敬老院,其中百人以上规模的就有两家,但是范皮庄村的老人们都不愿搬去镇上的敬老院。
2013年11月18日,范皮庄村幸福院建设完成,正式投入使用。400平方米的大院,包括6间卧室20个床位,2间活动室,配套的厨房、餐厅、卫生间、浴室等一应俱全,入住老人每月只需要交160元钱。据郭庆勇介绍,自范皮庄村幸福院运营以来,全村已经有11位老人先后入住。“年龄最小的69岁,最大的81岁。”
尽管儿子反对 老人坚持住进幸福院
“原来在家一个人吃饭,没人陪着,也舍不得做顿好的,有时候早上做一锅饭,能吃上一天……来到幸福院之后,大家凑在一起,按时按点吃饭,有这么多人陪着,原来在家吃一碗饭,现在都能吃两碗。”
在范皮庄村幸福院刚开始运营时,村上只有三位老人报名入住。69岁的郭老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