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多年来依托煤炭产业支撑发展的微山县,近两年围绕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优化发展煤炭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高端提升传统产业,煤炭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非煤产业挑起发展“半壁江山”。2013年,非煤产业完成销售收入210.7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58.9%,总量首次超过煤炭产业,这是该县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坚持不懈培育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微山湖矿业集团、枣矿集团驻微企业龙头作用,着力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推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加快雨润食品、湖产品经贸实业、丰闰德食品、县酒厂湖藕及蜂胶产业化等项目建设,推动渔湖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打造国内知名的农渔湖产品加工基地。充分发挥航宇集团引领作用,推进船舶企业整合入园,提档升级,全力打造国内知名的内河船艇制造基地。培强做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润峰光电、新能源汽车及中广核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国内有影响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力促钢研稀土、洁力医疗、昊福制药二期、常巍电子、霓虹王LED、中发电气等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努力培育稀土新材料、医药医疗、电子信息、电气制造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力以赴做强大企业。深入实施“小微企业进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培植工程,年内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0家、过10亿元企业2家,力争微山湖矿业集团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润峰集团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扶持引导规模骨干企业加大投入,力促企业技改扩能,全年实施技改升级项目110个,完成工业企业技改投入70亿元。鼓励优势企业挂大联强、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实现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催生一批民营企业群体,形成梯次成长、集群发展格局。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年内完成市级科技孵化器建设,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各1件,省名牌产品1个。
持之以恒构筑大载体。加快开发区扩容升级步伐,尽快完成扩区规划,拉开建设框架,进一步优化“一区多园”发展布局,争创千亿级园区和国家级开发区。加快船艇工业园、微山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各乡镇立足自身实际,发挥各自优势,规划建设特色园区。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年内完成标准化厂房200万平方米、新开工1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