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山东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小组审议现场对境内外媒体开放。山东省省长郭树清现场答记者问。(齐鲁网记者 张晓博 摄)
原本应该5点半结束的媒体提问环节,因为媒体记者热情高涨,最后延长了15分钟,但记者们仍然感到意犹未尽,散会后又上前把代表们团团围住,继续深入交流采访。图为省长与记者挥手再见。(齐鲁网记者 张晓博 摄)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英国路透社、美国彭博新闻社等89家境内外媒体的126名记者齐聚一堂,聚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倾听“山东好声音”。
齐鲁网记者在现场报道。
齐鲁网北京3月6日讯(特派记者 张晓博 满倩 李淼)3月6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山东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小组审议现场对境内外媒体开放。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英国路透社、美国彭博新闻社等89家境内外媒体的126名记者齐聚一堂,聚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倾听“山东好声音”。
下午3点开始的会议,不到2点就有记者提前进入会场“抢占”有利位置,最前排架满了各式“长枪短炮”。 翻看着代表团提供的有关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材料,记者们互相交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要看山东,山东去年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审议正式开始了,代表们围绕农业发展、企业改革、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反腐倡廉等问题,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不少代表发言十分幽默,引来媒体记者的阵阵笑声和掌声。开放、务实、自信,住鲁全国人大代表的风采,给中外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伴随着主持会议的青岛市市长张新起一句“请媒体记者朋友们提问”,现场的记者纷纷涌向代表区,争相举手提问。
环保治污要发动全社会监督检举检查
新华社的记者首先得到提问机会,他的问题是给在场的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的,山东将如何向污染宣战?
“这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去年我到省政府工作的第一个会议就是研究防治大气污染的,后来又开了七、八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这项工作。山东是能源消耗大省,污染气体排放也‘名列前茅’,治理大气污染压力大,形势很严峻。”郭树清回答说,经过几年的治理,山东的四项空气指标都实现了下降,但是因为过去没有加上PM2.5的指标,现在还不敢说空气质量好转,还要继续努力。
“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大气污染治理初见成效,环境空气质量比2010年改善20%以上,这是非常艰巨的,但是只要全社会都动员起来,我们有信心!”郭树清语气坚定地说,去年来,山东陆续采取一系列措施,总趋势是越来越严,如企业减排、淘汰黄标车,近期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每天向社会公布全省17市空气质量情况,同时,在干部考核上要把空气质量作为指标,实行财政资金奖补惩处机制,恶化的要交钱,好转的要奖钱,“今后还将加大执法力度,从长远的制度建设着手,发动全社会监督检查,希望媒体朋友们也加大监督力度。”郭树清关于治理大气污染问题的回答引起记者们的交口称赞,“直面问题,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