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辆逐年增加,司机却难招。(资料图)
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随着济宁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市民出行对公交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公交车辆、新公交路线在不断地增加、完善,但公交驾驶员却十分紧缺,成为了公交事业发展的瓶颈。工作辛苦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A类驾驶证不好考等原因,造成了公交司机紧缺的现状。
线路延长了,增加车辆却没人开
太白湖新区还没有大型的购物、娱乐场所,当地居民、驻地高校学生都需要“进城”购物、娱乐,以运河城为中心的太白楼中路商圈,就是太白湖新区居民的首选。家住月亮湾小区的杨女士需要隔三差五到城区采购,主要的出行工具就是公交车。“从我们小区门口到运河城附近的只有21路公交车,但是这路公交车人非常多,高峰期时连等3班车都上不去。”杨女士说,为了省去等车的麻烦,现在她都是骑电动车去城区。
而20路公交车,已经由原来的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延长到济宁医学院,增加了4站,需要承载济宁一中、济宁医学院的客流,本应增加运力,但由于驾驶员紧缺,一直没法增加运行车辆。“20路没延伸之前有15辆车在运行,线路延伸之后至少要增加两部,最少需要增加4名驾驶员,这就造成有车没人开的情况。”济宁市公共汽车公司营调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从主城区到济宁医学院的公交车有7路、20路、21路、31路、36路,这些公交线路基本上将城区的火车站、汽车站、购物场所等与太白湖新区居民生活需求地点串联了起来。但目前这5条线路一共投放了80部车,由于驾驶员紧缺造成的运力缺口在20%左右,特别是在早、中、晚和节假日高峰期时,问题更加突显。“目前城区多条线路都存在这个情况,缺少驾驶员没办法配备更多应对高峰的车辆。”该工作人员说。
调整了运营模式,驾驶员仍不够用
正常情况下,一辆公交车应该配备两名驾驶员,由于驾驶员紧缺,目前公交公司的运营模式由原来的一车两人制,改为三人两车制或者一人一车制。为了保证驾驶员不疲劳驾驶,这种模式只用于客流压力相对较小的线路上,而客流量大的线路,仍需要实行一车两人制。
“如果调整为一车两人制,想将这个缺口补上的话就需要300名驾驶员,今年计划增加200辆公交车,除了一小部分用于更新之外,新的车辆还需要配备驾驶员,再加上替班驾驶员,今年驾驶员的缺口大约在600人左右。”济宁市公共汽车公司培训办公室的负责人说。
十年前,拿A证的驾驶员想开公交车需要排队,而现在却供不应求。“每年也就能招到100名驾驶员左右,但是根本满足不了自然淘汰、线路增加、车辆增加的需求。”济宁市公共汽车公司劳资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招聘条件除了持有A1或A3驾驶证之外,驾驶员的年龄尽量在38岁以下,为了多招人才,如果符合条件也可放宽到40岁,但即使如此,招聘效果仍不太好。
“我们的招聘方式由被动受理变为主动出击,将招聘广告发到了电视报刊、驾校、人才市场等多个地方,实行常年招聘,但两个月的时间才招了16名驾驶员。”该工作人员说。
工作压力很大,还经常得不到认可
“乘车时随身物品损坏的话,损失需要自己承担。”3月6日晚,济宁市公安局附近站牌,一位乘客拿着一人多高的镜子准备上公交车时,前脚还没迈上台阶,公交车司机就大声提醒这位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