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穿梭在绿意盎然的农业园中。
讯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农业现代化。今年,济宁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强农惠民,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土地托管向综合领域扩展
汶上县农民张全将家里的3亩地托管给了供销社,农忙季节不用再请假回家种地,按麦秋两季20天计算,加上省下的来回路费,土地托管后,他和妻子两人能多增加收入近5000元。
"家里的土地托管后,所有服务都由托管服务队完成,土地托管服务的费用低于市场价格,加上他们的科学种植和增加有效种植面积,年亩产量还能增加一百多斤。"张全说,加上不用请假回家的费用,土地托管后每年增加收入近6000元。
济宁市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土地托管的模式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挣钱、花钱种地成本高、土地撂荒心不甘"的困难局面。同时,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种植和机械化作业,也改变了过去落后的种植方式。
"土地托管使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连片种植,有利于生产技术集约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专业化,实现了社会化的生产经营。"济宁市农业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大田作物土地托管服务模式,继续向物资、技术、加工、销售等综合性服务领域扩展,不断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层次。支持供销社开展资金互助、信用合作、农业保险业务,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为全国供销社改革创新提供有益探索。
年内新增5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
记者了解到,今年济宁市将引导农民合作社以土地、劳动力、产品等参股龙头企业,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经营,支持农民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项目,逐步形成以合作制、混合所有制为主导的产业化经营体制,年内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
另外,培育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养殖水域滩涂等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支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专业镇、村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植提升工程,围绕拉长特色产业产品链条,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精深加工企业,扶持本地有竞争优势、品牌优势的企业加快发展,
据介绍,今年,济宁市将制定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计划,突出区域特色和地域特点,科学规划农林牧渔各产业发展布局,引导主导产业和主打产品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打造济宁市农业跨越发展升级版。城市近郊和传统瓜菜产区,重点发展设施瓜菜、精细蔬菜、食用菌等高端高质高效经济作物,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塑造品牌。
此外,将重点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今年重点建设汶上县50万亩、曲阜市3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到2017年,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45个、面积250.6万亩,建成9个吨粮县。
攻关农业科技创新 建设一批高标准良种生产基地
"年内将新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0%以上。"工作人员说,今年将推进南水北调续建配套、泗河全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抓好小农水重点县、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闸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实施汶上县5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灌排工程,加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土流失防治,积极推进雨洪资源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