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耄耋老人义务修路20年 被称活着的“老雷锋”

时间:2014-03-23 20:1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讯(通讯员 尹训池 李树峰 孙逊)在梁山县韩岗镇鹿吊村,提起刘承仁老人,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年已82岁高龄的他,把义务修路当成是锻炼身体,寒来暑往多年从未间断,被当地群众称为活着的“老雷锋”。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记者刚走进鹿吊村,就看到村头小路上一位老人扛着一把铁锨走走停停,见到有损坏的路面就拿起铁锨修补,这位老人就是刘承仁。紫铜色的皮肤、满手的裂缝和老茧,似乎诉说着老人修路的艰辛。路过的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告诉记者:“小时候在这玩,就见刘爷爷常在这边修路,干了差不多有20年了。”1996年刘承仁从教师岗位退休后,看到贯穿鹿吊村的韩袁公路和通往小学的道路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车辆碾压造成破损严重,走起来经常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鞋土”,给学生们上学带来不少交通隐患。看到这种情况,刘承仁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征得妻子和子女们的同意后,他准备了铁锨等修路工具,买了沙子、捡来砖头,还专门订做了一辆地排车,天天带着工具来往于10多公里的路上,发现哪里有小坑,他就用锄头将坑洼的路面挖松,再捡来一些碎石片,将路基夯实,然后再堆上泥土用锄头将路面平整。在刘老的努力下,道路的路况有了好转,下雨天不再泥泞。慢慢地,修路就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功课”。渐渐地,这路越修越多,越修越远,村里的路修好了,刘承仁老人又惦记上了周边村子的路,为了提高效率,他花了4000余元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只要一有空,就开着三轮车到周边村转悠。周围十多个村庄,只要哪儿的路出现问题,人们总能看到他修路的身影。


  起初,刘承仁老人义务修路的事也引来了一些闲言碎语:“他是不是有点憨了?”“放着清福不享,老人为啥要找苦吃,图啥?”面对身边人的质疑,刘老乐呵呵地说:“党和国家把我培养成人民教师,退休后工资不少,孩子那边也没啥负担,我就寻思着不能光享受国家的好处,也要尽力为社会造福,修修路干点体力活,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方便大伙,何乐而不为呢?”


  走进刘承仁老人的家,院落显得有些破旧,房屋有的地方出现了裂缝,屋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电。谈及这些,老人乐观地说:“活到这个年纪已经很知足了,抓住有限的生命时间,多做好事,让人们感受到正能量的存在。”


  虽然已经年过80,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但刘承仁一点也没有歇息的想法。当记者问及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刘承仁老人态度坚决地说:“活到老修到老,这是我的决心,只要能摸动铁锨,我就修路。”  

相关阅读
  • 邹城等7市(县)荣获2019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县城)称号
  • 注意!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自动称重抓拍 货车超载逃不掉
  • 济宁这7个单位拟获得山东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 济宁梁山县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
  • 曲阜市旅游局荣获“全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 泗水县旅游局获得全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 曲阜导游员孔繁鹏荣获“2015年中国好导游”称号
  • 济宁:卞厂新苑居民用电难 村领导称电业局不管

    • 上一篇:科技视频服务平台 打通济宁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到济宁调研苗木产业发展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