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5月11日讯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枣庄市扣紧问题整改这个关键,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从四月份开始,枣庄在全市推广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以契约的形式明确了乡村医生每年应为村民提供的保健服务内容。但这件好事,在实施过程中群众却不满意。
枣庄居民赵玉侠说,“有时打电话他们也不接,有时叫他们,好比说问什么了,查哪一项,他们也不说,究竟是什么,俺也不懂”.
接到群众意见后,枣庄市卫生局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出台了专门针对乡村医生的绩效考核办法,把服务的内容、次数、患者的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考评,并与绩效工资挂钩,使乡村医生的服务质量有了大幅提升。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枣庄市建立起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目前,市、区两级共征集各类意见建议4776条,梳理归纳出四大类、24个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中,针对城乡低保中出现的“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枣庄市开展了专项检查清理,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5546人,为应保未保的1692户困难家庭办理了低保。
枣庄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 马金栋说,“要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让群众感受到干部作风的转变,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群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