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记者从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向基层下沉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逐步把人社服务的69项业务移交下放到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攻克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让更多城乡居民就近享受便捷的服务。
“现在,在我们镇上的人社所就能进行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真是太方便了!”27日上午,邹城市看庄镇龙泉村的村民张宝成高兴地说。今年70岁的张宝成,是邹城职业介绍中心的一名退休职工,每年都需要进行领取养老保险资格认证。“以前,都要自个儿专门到邹城市社保局进行养老保险资格认证。从村里骑车到镇上,然后再坐客车到邹城,这样,来回要折腾一天的时间。”张宝成告诉记者,现在他不用来回跑了,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的相关手续,从家骑电动车到镇上仅需20多分钟,省时、方便。如果顺利,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办理完毕。
现在,邹城市确定了58项人社服务项目下沉至基层服务平台,城乡居民“足不出镇”就可以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失业证等业务。邹城市看庄镇人社所所长张振涛告诉记者,之前,看庄镇人社所能办理的业务很有限,如果镇里的人要办理失业证、养老保险领取等业务均需亲自到邹城市人社局进行办理。而如今,这些原来需要东奔西跑才能办理的人社服务项目,如今都可以在镇上的人社所办理。“从2014年4月起,看庄镇人社所服务项目由原先的10几项增加到现在的近40项业务。”“孟大爷在家吗?待会我们的工作人员上门,现场给大爷进行养老保险资格认证。”昨日上午11点左右,得知孟宪华老人在家,张振涛来到看庄镇孟官村,上门为孟大爷进行领取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孟宪华今年75岁,因脑萎缩,行动不便,张振涛上门给孟大爷进行了领取养老保险认证。“之前,都是邹城市社保局的工作人员为孟大爷进行认证,从今年开始,上门为孟大爷进行领取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的工作全部下放到了我们镇人社所。”
新闻链接:69项人社服务项目将逐步“下沉”至各乡镇、社区
今年,济宁市被山东省人社厅确定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下沉试点市,市人社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下沉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就业、社会保障等69项业务职能逐步下放到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其中包括49项必须向辖区人民提供的约束性服务项目,以及根据辖区工作情况可自行选择开展的选择性服务项目20项。
济宁市人社局副局长刘鹭岩称,目前,我市各县市区正逐步实现多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下沉乡镇,延伸至“家门口”。截至目前,曲阜市已将69项业务全部下沉至乡镇、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