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司马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突出特点凸显特色,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狠抓工作落实,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了现代农业的提升。
发展 特色畜牧养殖基地。该镇在扶植传统养殖猪、鸡、牛、羊的基础上,注重规模化亮点培植。2012年在发展首家中华鲟冷水鱼养殖专业家庭农场,目前已发展工厂化养殖标准鱼池2000平方米,鲟鱼存塘量20000余尾;拥有固定资产100万余元,年产杂交鲟等冷水鱼80多吨,产值240余万元;2013年成功注册“金乡百子额”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成立第一家以百子鹅选育、孵化、饲料加工、产品销售为主的规模企业华源牧业公司,该公司现存栏百子鹅5000只,育成鹅6000只,同时该镇通过公司加农户模式,带动规模养鹅户50户余家,农民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突破口。
发展反季节特色种植。该镇在鼓励农民发展核桃、葡萄、辣椒、芫荽田埂套种等传统作物的基础上、把引导农民种植“春提早”、“秋延晚”反季节蔬菜瓜果农作物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举措,成立反季节水果专业合作社,发展张周胡和牛庄村东桃种植基地400多亩,发展徐庄冬枣园100余亩,使农民亩增加收入9000余元,发展温室作物种植打造“万元棚”,在唐庄、司马等村种植反季节辣椒、西红柿等蔬菜作物,在唐坊、周古堆等村发展“菌中之侯”黑皮鸡枞菌,采取半地下式冬暖塑料大棚相结合的种植模式,亩产值10万余元,使农民的腰包彻底鼓起来,农民生活真正富裕起来。
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园。该镇依托老李寨复垦土地以及苏河河堤资源,建设占地300多亩的绿化苗木培育基地,重点培育法桐、白蜡、北栾、黄金柳等经济苗木,中间套种红叶石楠、龙柏等地被植物;建设占地200多亩的苏河河堤采摘园、休闲垂钓园,花卉培育种植园,在发展果蔬采摘项目的同时配套发展林下养殖芦花鸡等重点项目。
农业基础设施高标准提档升级。该镇为进一步强化农田承载能力,申请并实施金司路和枣曹线两路沿线10个行政村700多亩耕地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项目,在项目区内将进行开挖疏浚沟渠,综合配套机井,道路、绿色林网建设等,完善农田林网,开展农业新技术培训等,使项目区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利、交通等基本生产条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改造,下一步该镇将继续申请投资1700多万元,占地2893公顷的国家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全镇“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综合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实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总体目标。(李红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