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一是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将创建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科室、各社区,开通为民服务热线,设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健全治保会、调委会等群防群治组织,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消防措施。认真整理街道及19个社区2012年以来的文明创建档案资料,印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5000余份,发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手册》2000余份,设置宣传栏,制作讲文明树新风及志愿服务公益广告,提高社区居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
二是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分别与24个村居、86名机关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群众签订了“四德”工程建设工作责任状。在街道和24个村居全部设置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健全了村(居)民道德档案,依托各村居市民学校建设了道德讲堂。息马地、南顺城等社区制作上墙了《二十四孝》图,少陵社区绘制了四德文化墙。隆重表彰了20名“十佳好婆婆”、“十佳好媳妇”,24名“第五届社区好邻里”,10名“十佳群众文化活动先进个人”和40名“环保小能手”。先后推荐4名“身边好人”,其中2人被评为“兖州好人”,2人被提名为第二季度“济宁好人”候选人。
三是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到校场社区义务植树,到九州广场进行文明礼仪宣传引导,到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开展“爱心劝导,文明出行”志愿服务活动,到莲花社区发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手册》,与45名生活贫困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设立2处志愿者“春雨行动”爱心服务点,选配20名“春雨使者”。在“全国助残日”开展“扶弱助残献爱心”系列活动。结合创卫工作,组织志愿者到村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50余次,进一步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四是大力繁荣发展社区文化。进一步加强街道、村居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建设,在奎星楼社区建设省级标准的街道文化站,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目前,文化站“七室、一厅”已经全部完成建设装修,办公桌椅已经到位,制度牌匾已制作上墙,图书已上架;图书阅览室、游艺活动室、书画室、辅导培训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厅等已投入使用。今年以来,街道联合文化馆完成了对24个村居群众文化队伍骨干的培训,配合豫剧团开展了“戏曲唱响乡村”活动,先后举办了春节晚会、书画联谊会、社区邻里节等大型文化活动6次,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是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召开“五城同创”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与各村居签订目标责任书。在今日兖州、济宁日报、齐鲁晚报等新闻媒体发表创卫稿件160余篇,在村居统一更新高标准的创城知识宣传栏、公益广告牌、标志牌,悬挂宣传标语300余条,向居民发放倡议书、明白纸2万余份。各网格开展集中整治活动162次,清运各类垃圾及乱堆乱放杂物1.7万余方,清理非法小广告3400余处,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80余处。投入200余万元,对长安西区、长安东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全力配合区住建局对23条小街巷进行硬化治理,对40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升级,为居民创造了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