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暑假已经来到身边,孩子们终于不用去幼儿园或小学了,但是家长们还要正常上班,因此,如何“安置”孩子,成了不少家长的暑期困扰。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们开始寻找各自的出路,或让各种暑期兴趣班扮演“保姆”的角色,或请自己的父母当“救兵”。
暑期兴趣班扮演“保姆”
“上午:8:00至11:00英语;下午:2:00至4:00舞蹈;下午4:30至6:00象棋。”今年8岁的文文是附小三年级的一名学生,19日下午,她拿着这张排满各种兴趣辅导班的课程表告诉记者,这个暑假妈妈给她报了英语、舞蹈和象棋三个兴趣辅导班,接下来的一个月,除了要完成老师安排的暑假作业,她还要每天奔波于这三个不同的辅导班。
文文的妈妈赵女士说,给女儿报辅导班,一方面是由于女儿很喜欢英语、舞蹈和象棋,想趁着假期让文文集中时间学习,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平时她和老公两个人都要上班,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文文,把女儿一个人放在家里,又不放心。“让女儿上辅导班,既可以培养她的兴趣爱好,又不用担心女儿一个人在家,无人照顾。”
赵女士是临沂人,老公是嘉祥人,双方的父母都在老家,所以,每到女儿放寒暑假,她和老公都很犯愁。“没放假时,都是我婆婆接送文文上下学,很辛苦。她平时也很少有时间回嘉祥老家,所以只有趁着文文放假时,婆婆才能回老家待上一阵子。”赵女士说,她和老公的工作都很忙碌,很少有时间照顾女儿,几乎每天都是婆婆接送文文上下学。但是一到女儿放假,她和老公都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终于可以撒花地玩耍了,忧的是工作忙,没有更多的时间陪女儿欢快地过暑假。
请来父母当“救兵”
“到了奶奶家一定要听话,要认真按照我给你列的时间表写作业……”家住科苑小区的马女士一边叮嘱儿子昊天,一边收拾行李。20日上午,记者在马女士的家中看到,昊天坐在沙发上玩ipad,马女士为儿子准备衣服。
马女士告诉记者,当天下午昊天就要跟着奶奶回洛阳过暑假了。说到要一个多月见不到儿子,马女士对儿子的想念已经溢于言表了,同时她还有些担忧,由于儿子平时比较调皮,她担心,没有了她的严加管教,如果爷爷奶奶过分地宠爱儿子,会让儿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说到让儿子去爷爷奶奶家过暑假,马女士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老公经常在外出差,我也经常加班,假期里把儿子一个人放在家里,我们也不放心呢。之前,想着让他上辅导班,但是总不能上一个暑假的辅导班吧。”马女士无奈地说到。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每到儿子放寒暑假,马女士和老公都为如何“安置”儿子而发愁。“原本我和老公打算带着儿子一家三口去大连旅行,好好地陪儿子过一个开心的暑假,但是老公又临时接到出差的任务,外出旅行的计划只好取消了。”马女士遗憾地说,两个月前,她和老公计划着儿子放暑假了,带着他去看海。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老公的紧急任务,让这次一家三口外出旅行的美好计划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