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健:是,就是一个草根性质的新型金融业态。针对如今的金融环境,我们在全省打造一些这样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看上去有点四不象,但却是一个综合性的金融平台。这样的公司发展一年后政府要进行分类评级,评为一级的可面向社会融三倍的资金。如果连续两年是一类公司,可面向社会最高融五倍的资金,这就意味着三千万的注册资本,可对社会定向融资1.5个亿,但债权人不能超过35个。这样把众多的民间资本集中起来,就能很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
农村大众的线下P2P
张慧萍: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相对来说针对是高净值人群,而山东是农业大省,农村金融面对的多是普通老百姓。
李永健:针对普通老百姓,我们也搭建了一个平台,叫“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类似于现在的P2P,但完全是线下的。这个P2P面向一般大众,有钱到登记中心登记一下,没有费用,比如说想把闲钱拆借出去,期望值是10%。需要用钱的也来做登记,说需要20万元,希望利率是9个点。供求双方都到这个服务平台上做了登记,中介服务平台根据双方需求进行撮合,然后让双方面谈,谈成了做一个公证,把抵质押物评估好,也就成交了。这样可把小钱变大钱,零钱变整钱,解决了农村老百姓贷款难问题。
中国农村老百姓有种习惯,用钱的时候才急。这一类登记公司适合于农村老百姓,没有大钱,但有小钱,存银行只给三个点,跑不过物价。到这里一登记,贷出去还能挣到自己心目中的价钱,是个大好事。
丁爱波:这样的借贷利率有上限吗?
李永健:没有,双方自己约定。
解永敏:20%也可以?过去不是不能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的四倍吗?
李永健:现在贷款利率放开后,也没有四倍的要求了。
张慧萍:原来可是说高于四倍就不受法律保护的?
李永健:那是贷款利率没有市场化之前,是1953年邓子恢调研时顺口说的,后来成了一个规定。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就是双方认可就行,没有高利贷之说。
张慧萍:“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为农村小额资金拥有者扩大了投资渠道。
李永健:十八大要求为老百姓增加财产性收入,这也是增加财产性收入的一种方式,也让钱不多的人有了保值增值的路子。
丁爱波:给民间融资机构发的资质评级,是不是相当于发牌照?
李永健:这是一种管理方式,省里是宏观管理,市里是具体审批,县里则是近身监督。
张慧萍:这样的金融业态,从性质上说算什么样的机构呢?
李永健: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主要是鼓励高净值人群,由原先在地下借贷转到地上来,由过去的脱实向虚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则是一个中介,公益性服务平台。
张慧萍:这个中介如何从中获利?
李永健:原则上它不能获利,是纯粹的服务性中介。为深挖它的生命力在泰安对其公益性和收益性结合进行了探索,初步设想是做成既是公益平台,又是民间资本投资公司,把风险控制好了会有盈利点。当然,领头人必须是有声望讲信誉的人。
小贷公司:融资杠杆率放大两倍,融资渠道拓宽
张慧萍:山东小贷公司发展情况怎么样?
李永健:去年一年,小贷公司的发展比较健康。山东有近400家,资金拨放对象95%以上是小微企业和三农。但小贷公司也受到一些制约,就是融资渠道不畅。银行规定只能在开户行按注册资本的50%进行融资,就是从银行贷了钱,小贷公司再批发零售下去。50%意味着什么?注册资本一个亿,只能贷给5千万,但这个钱放出去后就没活干了,所以小贷公司很尴尬,个别有的是干半年歇半年。
张慧萍:金改是不是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李永健:是啊,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允许把小贷公司注册资本融资杠杆率放大两倍。可以面向社会,也可以面向银行。当然,多数小贷公司只能向社会融资,因为去银行融资人家也不给你。面向社会融资,允许发优先股,优先股的概念和一般普通股份有很明显的区别,就是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只享有公司的固定受益权。你和他约定的是多长时间,给他什么样的回报,与这个公司的经营好坏不挂钩。当然,如果你的公司破产了,那得把优先股这一块给补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