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4日记者从济宁高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了解到,自高新区启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以来,51名信息采集员通过每日巡查,随时将城市管理问题上传至系统,目前已与31个处置部门实现了信息联动。
4日上午10点30分,信息采集员曹爱霞通过手持“城管通”信息采集器拍摄到行道树折断的图片,上传到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信息随即被派遣至权属单位。当日下午4点30分,处置单位发回结案信息。从问题发现到相关部门前往现场处置,再到核实,用了仅6小时。
信息采集员曹爱霞所使用的“城管通”信息采集器,类似于普通手机大小,具有语音呼叫、拍照录音、地图浏览、手机定位等功能,可将随时发现的问题及时上传至监督指挥中心。目前,高新区像曹爱霞一样的信息采集员共51名,负责29个网格的日常巡查。有了数字化城管系统,路面积水、井盖丢失以及突发事件等城市管理问题,巡查员都能及时发现并报送监督指挥中心,提高了问题处理效率。
“目前,高新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覆盖了全区的井盖、果皮箱、交通信号灯,城市绿化带等20万个城市部件,明确各自的权属部门,监督中心与31个处置部门建立信息平台,发现问题后能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济宁高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李政说,自今年4月1日系统运行以来,监督指挥中心共派遣案件7382个,处置案件5991个,处置率为81.16%,为当前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打造最美最清洁高新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