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创意设计(山东)论坛在山东大厦举行
首届国际创意设计(山东)论坛在山东大厦举行
齐鲁网济南8月28日讯(记者 孟宝乐)今天上午,第五届山东文博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本届文博会高端论坛之一,下午两点,首届国际创意设计(山东)论坛在山东大厦举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等近二十位文化产业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论山东文化产业发展大势,探讨齐鲁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化思路。
此次论坛共分为四个阶段,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上海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师胡安蔺科围绕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分别发表现场演讲。多位文化产业领域专家分别针对设计创意与产业升级、文化融合发展途径进行高峰对话。最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讲述自身对文化创意设计的几点思考,并进行签约仪式。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新时期应将新媒体纳入文化产业发展中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当中享有人才、政策、区位等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当中需要要重视两个因素,一方面重视企业的力量,寻找能够认真发展文化产业的企业。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处在转型当中,要考虑如何顺利地将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尤其是在数字文化产业占比越来越大的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文化产业的转型与突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国家在政策上支持,同时政府需要在政策方面做出调整。例如,对新媒体公司、互联网公司等做出较大力度的推动,并向北京、上海、深圳等新媒体发展较好的地区借鉴。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在山东传统文化产业发现当中起着龙头的作用,如何跨界、如何在新媒体领域取得突破,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做出较大力度地推动。
陈少峰提出,本次山东文博会相较前几届更加往深度发展,未来可以考虑在文博会专门开设新媒体专题。山东省的传统文化产业目前发展状况已很出色,而在新的时期应该考虑将新媒体专题纳入到文化产业发展当中。
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设计是产业链的前端,加工制造是中端,末端是品牌
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表示,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具有很多人力、社会、文化资源,济南在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中优势凸显,而如何把资源整合好,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向新兴领域涉足。新媒体、互联网、云计算等此类文化产业不是虚的,在跨界层面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产业链当中很重要的层面之一,设计是产业链中的前端,加工制造是中端,末端是品牌,济南的传统文化企业应该整合这些资源,打造济南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名片,将品牌塑造好。
同时,济南拥有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及其他综合性专科院校,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推进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因为设计产业需要融合发展,需要跨界不同知识面、不同能力、不同需求的知识人群。为培育这样的人群,济南的文化产业需要有一个孵化的产业基地。省委宣传部最近推出了“金种子”工程,通过该工程,政府提供出平台,大学是基地,企业则将产品的需求放进孵化器,该工程做好后将培育未来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设计产业的设计经营与设计人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