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升旗仪式,王升安特意安排在了老船校上。
讯 据《齐鲁晚报》报道,作为微山湖上的最后一所船上学校,微西小学已在湖上漂了半个世纪。今年4月底,紧挨船校的新校竣工,船校终于登陆。9月1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微西小学迎来14名新生,这是近20年来入学新生最多的一次。作为新学期的第一课,王升安定下了“感恩”这个主题。操场上立着的“爱”字石碑,也是让孩子们记住船校的历史,学会感恩。
老船校上讲感恩,牢记学校历史
今年一开学,王升安也走到了在微西小学任教的第37个年头。虽然开学季经历了不少,但他却从没像今年这样兴奋,因为漂了半个世纪的船校,终于登陆了。
1日凌晨5点就从家中出发,王升安一路划船驶向新校区,十几分钟的水路就像船校的发展之路,虽然行进缓慢,但一直向着希望进发。早晨8点,王升安把两个校舍打扫干净时,陆续开始有家长划船送学生来上学了。
由于登陆后的新校区紧挨着船校,学生们下船后需要经过老船校才能到达新校区,所以和往常一样,孩子们还是身穿救生衣。为了让孩子们记住微西小学的历史,王升安将开学的第一次升旗仪式安排在了船校上。国歌响起,46名稚嫩的孩子一齐敬礼,师生们望着国旗慢慢上升,高年级的学生跟着国歌一起唱着,简单的仪式显得非常庄严肃穆。
升旗仪式结束后,王升安在船校上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开学的第一课——感恩。“孩子们,现在我们站的地方是老船校,你们的爷爷、爸爸都曾在船校上读书,现在你们赶上了好时代,船校终于登陆了,你们也有了新的校区。”说着这些话,王升安的眼眶已经湿润。
这一堂课,新入学的14名学前班新生听得很认真,他们虽然不太懂具体的意思,但也明白这一天来之不易。“做梦都在想这一天。每一位走进微西小学的孩子都要懂得船校的历史,这是老一辈人一直在期待的事,更是湖区教育的新篇章。”王升安说。
渔船上的孩子,有了一片新天地
走下船校,踏进新校区的大门,学生们欢呼了起来,冲进大门跑向操场,犹如逛景点一般,绕着操场跑了好几圈都停不下来。对于渔家子弟来说,每天都生活在低矮的渔船里,这个新学校,如同一片新的天地。
4岁的小凯瑞第一天上学,在家里他的活动范围是只有10平米大的甲板,到了新学校,眼前的一切都是新鲜的,还没顾上放下书包,小凯瑞就张开双手绕着学校跑了三四圈。这一幕被王升安看在眼中,心里既欣慰又心酸。
或许是太向往渔船以外的生活,14名学前新生根本没有一点城里孩子刚上学时对家人的眷恋,更像是投入了大自然怀抱的小鸟一样,他们奔跑、欢笑,乐不思蜀。新校里有四个独立教室和微机室、阅览室,还有能冲水的厕所,孩子们挨个参观,就像游览景点一样新奇。
而兴奋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王升安、曹桂英和刚任教一年的郑老师都感慨良多。“用湖区的话讲,船上生活很‘窝憋’,处处伸不开手脚,不仅身体被束缚,精神上也好像被禁锢住了。”王升安说,现在站在新学校的操场上,没有了船校的飘荡感,心中涌出的是无与伦比的开阔和踏实。
有了新校园,也要留住船校印记
回顾37年的船校执教生涯,王升安笑言现在就像鸟枪换炮一般,新场地、新老师、新的教学仪器,虽然看着新学校从无到有,但他仍像做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