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格达有700万人口,一天两三起汽车炸弹又算什么呢?可能都没有北京一天交通事故死的人多吧。”
在巴格达,白天的街头,到处是车、是摆摊的小贩,是公园野餐的人;夜里灯火通明,到处有狂欢和歌舞。是他们不畏生死,还是已经习惯了生死无常?在巴格达最古老的大学里,我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知道”(微信号:nz_zhidao)带你走进这座“神所赠赐”的古城。
“那边危险吗?”这是离开伊拉克后,每个遇到我的朋友必问的问题。
怎么会不危险呢?近在咫尺的汽车炸弹,接二连三的自动武器扫射声,数不清的检查站,数不清的盘问和搜身,蒙面的狙击手,背着AK47的军人……
可是伊拉克人会因此不敢出门吗?好像也没有。
巴格达街头到处是车,到处都是摆摊的小贩,公园里到处都是野餐的人,夜晚的酒吧里也一样人山人海,新婚的男女在街头载歌载舞,整个巴格达城灯火通明。是他们不畏生死,还是已经习惯了生死无常呢?
“巴格达有700万人口,一天两三起汽车炸弹又算什么呢?可能都没有北京一天交通事故死的人多吧。”我们的司机奥马尔常常这样安慰我们,也像是在安慰他自己。“我们如果因为害怕,可以第一天不出门,但是第二天呢,第三天呢,我们不可能永远不出门。”
对于巴格达人来说,在检查站停下来接受盘问,就像中国人在收费站停下来交费一样淡定。如果前头堵成一锅粥,你感觉不到那种在中国一堵车司机就骂娘就狂按喇叭的烦躁。巴格达的司机气定神闲,嘟嚷两句再抽根烟慢慢耗着,孩子探出窗外,小年轻直接坐在车门两侧打发时间。
没有变速车道线,马路窄到一伸手就可以碰到隔壁车里的人,但你很少看到巴格达司机争着抢道,反正堵一个小时也是堵,堵两个小时也是堵。
极端组织武装逼近巴格达机场的消息不断传出。到巴格达的当天,编辑部让我们在中国使馆那边挂个号,如果巴格达机场被攻占,撤侨的时候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被通知到,可是巴格达人完全不当回事。“你们害怕吗?”你问任何一个巴格达人,他们都信心满满:“不可能,他们只是捣捣乱,他们不敢,伊拉克军队也不会让他们轻易攻下机场。”
没错,几乎所有人都在抱怨安全形势比以前更差,不少人还很怀念萨达姆那个时期,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爆炸,没有仇杀,没有绑架。可是,他们也承认,他们比以前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
他们不知防火墙为何物,想上Facebook就上Facebook,想上google就上google,他们打着PS4,玩着iPhone 6,喝着便宜到爆的可口可乐,开着没有进口税的道奇,看着好莱坞最新的反纳粹电影。他们有100多家电视台,美国的,韩国的,日本的,阿拉伯的,想看什么都行。
2003年之前,他们什么都没有。没有互联网,没见过手机长什么样,只有两家国营电视台,除非是土豪和官二代,不然没人买得起车,喝得到可乐。这一切来得太快,以致于,当奥马尔第一次用手机跟朋友语音聊天时,他的父亲怎么都觉得那是一个怪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