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巴格达的第三天晚上,我们和向导Omar以及他的好友Ali在酒店餐厅吃饭。忽然,一阵持续的震动传来,大家面前的盘子都微微跳了起来。
“怎么回事?“震动一直不停让Omar有些惊慌—巴格达人习惯的汽车炸弹,只会让人感受到3-5秒的震动。
”我可不想死,我和Omar都没有娶老婆呢” 让我惊讶的是,来不及娶老婆,竟然是Ali受到惊吓后的第一个反应。“未娶老婆,人生等于还没有开始”的中国式教条,在巴格达原来也适用。
后来我们了解到,震动是由酒店自带的发电机在地底运转产生,但这件事却使我对于巴格达青年男女们的爱情生活产生了兴趣。我想,在巴格达的日子还长,总有时间发掘这些战火中的爱情故事。
第二天一早,我尝试着开玩笑式的问Omar和Ali:你们心目中最美的女性,有什么特征?
两个大男孩忽然没了声响,显得有些害羞,又有些小激动。Omar红着脸摇了摇头,把话题转向了别处。看来,尽管巴格达这座城市身经百战、经历丰富,城中的小伙子们却仍然有着传统穆斯林的敏感和羞涩。
不过,我还是从其他渠道,大致了解到了巴格达男人的喜好:他们比较倾向丰乳肥臀的女人,中国式的干瘦气质型美女在伊拉克没有市场。
所以,中国人眼中的伊拉克“美女”,就自然而然被国人们“抢”到了福利。
在巴格达中国人的圈子中,我们不时听到“小王”的名字。小王就是因为娶了个漂亮的伊拉克媳妇而出名了。为了媳妇,他甚至皈依了真主阿拉。
伊拉克的中国人,和本地人接触的并不多,小王的妻子,曾经是中使馆的办事员。小王经常到使馆办事,一来二去,两人在使馆中日久生情。现在,他们双双回到中国,正等待第一个爱情结晶的到来。
所以,要产生爱情,首先得有土壤。巴格达地势广袤,房屋普遍不超过10层,加上植被覆盖率低和有着汽车炸弹、斗殴、仇杀较多等特点,羞涩的穆斯林青年男女们要想顺利找地儿约会,其实并不容易。
巴格达动物园在2003年关闭后,仅两年之后马上重新开门,也是为了方便巴格达城繁衍生息。Omar说,从他记事开始,巴格达动物园就是一个“约会公园”。
Omar说的不假,因为在到达巴格达第一天,我们就曾乘车经过这个公园。公园外安检处排队的市民中,青年人占了大多数。人群熙熙攘攘,男孩们都伸长了脖子,一副“去晚了啥也吃不着“的猴急样。
几天后,我们有机会到动物园内采访。说是动物园,但动物应该是院内最容易被忽略的东西。
我看见许多家庭在公园中铺张毯子,摆上食物,和西方人一样来个家庭野餐。但更多的,还是一群群的男青年和女青年:园中树木茂盛、死角较多,加上爆米花、冰沙和薯片这些“新潮”的食物,是年轻人享受爱情的好地方。
对很多东西,巴格达都有自己的创新,对待爱情也一样。毕竟,这里曾经是中东的中心,甚至直到现在,也还是伊拉克最时髦的城市。
比如,订婚。在传统穆斯林国家,仍然风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礼结束之前,新娘和新郎双方根本见不到面。对这点,战火中的巴格达人创造出了不同的风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