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水县把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助推器,坚持科学引导、重点扶持、优化环境、完善服务,打造泗水经济升级版。今年1至10月份,泗水县市场主体达到2.4万户、增长13.1%;增加值80.6亿元、增长10%,占GDP的69.1%; 固定资产投资47.5亿元、增长17%,占泗水县总投资的48.1%;税金6.85亿元、增长14%,占泗水县总税收的83.6%。
强化政策扶持。调整了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分析形势,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负责的工作格局。将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工作纳入泗水县综合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奖惩,强化工作导向。每年召开泗水县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并相继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引导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关于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13512”产业培植工程的意见》《泗水县工业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泗水县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单列1000万元,作为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发展资金。
构建融资保障平台。2013年以来,累计开展15次大型银企对接活动,为120多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1.6亿元。截止今年8月份,泗水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73.67亿元,较年初增加12.13亿元;累计为企业签发承兑汇票8.45亿元;累计为企业办理票据贴现8.76亿元。泗水县财政拿出3000万元作为“过桥”资金,保障中小企业续贷顺利“过桥”。同时,出资5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金,由建行向小微企业开展“助保金”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达1.44亿元。创建创业信用联盟274个,泗水县农信社授信总额达3.23亿元,发放贷款总额1.89亿元。
完善载体建设。稳步培育和推进园区、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镇(村)等载体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把泗水县经济开发区作为创业载体来运作,财政持续投入累计15亿元,实现了“七通一平”,完善了路水电气热、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形成造纸、食品饮料、包装印刷、机电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区内食品饮料产业园、国际包装产业园等“区中园”“园中园”已初具规模。培育柘沟石材工业园、泉林机床附件产业园、杨柳甘薯食品工业园等乡镇特色园区。形成舜和商业街、龙城商业区、银座商城等专业市场。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制定全年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着力推动30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增强创新能力,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目前,泗水县已建成省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企业4家、企业技术中心12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处,拥有2家市级院士工作站、1处市级工程实验室、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有驰名商标1个、著名商标6个、省名牌10个。同时,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推进企业“产学研”合作。投资6000余万元,在泗水县经济开发区建立科技服务中心,浙大、山大、哈工大等9家高校院所已入驻并设立分支机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