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灯光秀改了地点,虽然官方也发布过这样的消息,但因为宣传的力度不够,还是导致了游客大量涌入外滩,再加上没有及时应急预案,直到民警通过监控发现人流出现异常再采取行动的时候,民警是很难第一时间进入人潮拥挤的事发现场的。
据记者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的那三层楼梯,一共有17层台阶,而楼梯大概成一个梯形的形状,下面的宽度是8米,上面的宽度大概9米。根据录像显示,当时这个地方挤满了人,上面的人想下去,下面的人又想上来,而中间的位置没有一个分流栏。如果上面的人往下走,有一个往下的拥力的话,下面的人很容易被推倒。而一旦有人摔倒,就会牵连到周围的人,一下子就产生了多米诺骨牌一样的反应。而女性从力量和体格上都比较弱,也就很容易被挤倒,这也是为何死亡名单上女性比男性较多的一个原因。
追溯历史 28年前发生在上海的踩踏事故
发生踩踏之后,警方和医护人员对伤员展开了救护,对现场进行了控制,并且这几天以来,一直加派警力在陈毅广场周围备勤,这些措施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36人的死亡名单确实让人心痛。其实在28年前,上海就曾经发生过类似悲剧。
记者来到距离陈毅广场一江之隔的陆家嘴,现在这里已经是成片的商业区,远处是东方明珠,而这附近已经是改成了一个沿江公园。而在1999年之前,这里曾经是一个轮渡站,人们通过这里横跨黄浦江达到江对岸。
1987年12月10号早上,黄浦江上骤起大雾,能见度在30米以内。按照当时上海市安全航行有关条例,视程在100米以内,黄浦江上所有航行的船只都必须停航,可这时正是上班高峰时间,将近4万的市民等候在轮渡站的浮桥和候船室内。
因为职工迟到一次,不仅要扣除当月的奖金,还要扣除季度奖、年终奖,所以当时黑压压的人群挤满了陆家嘴路。推着自行车的行人和运货的人力车一直从当时的渡口排到了浦东南路。
早上6点,浓雾散去,开航的第一班轮渡拉载的基本是已经在候船室的乘客,平安无事。但是在9点10分,当第二班轮渡船开航时,在码头铁栅栏外等着上班的乘客拥挤着往船上赶,惨剧发生,最终酿成了66人死亡的惨剧。
检讨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没有紧急事故的处置预案,遇到恶劣天气也没有及时发布。事故发生后,上海市政府开始考虑市民的问题,修建了过江隧道和南浦大桥等6座跨江大桥。而从那以后,上海的轮渡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恶性事故。1999年陆家嘴轮渡站拆迁,它也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国家旅游局通知:完善安全制度与应急预案
一起事件发生在12月10号,一起事件发生在12月31号,相隔28年,都是在这样的一个冬天。现在人们对于28年的那场事故已经慢慢地淡忘掉了,或许3天前的这场事故在若干年后也会淡出人们的记忆,但是我们希望作为管理者来说,吸取这类事件的教训,让这类事件永远成为历史。
针对上海外滩群众拥挤踩踏事故,国家旅游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举一反三,完善安全制度与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景区游客流量控制机制。国家旅游局强调,各地要从上海外滩及以往类似事故中汲取教训,抓紧完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针对节假日期间天气和人流特点,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提升应急指挥能力,及时发布流量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出行。
延伸阅读:日本踩踏事故发生后的相关措施
2001年7月21号,日本明石市举行了夏季焰火大火,导致踩踏事故发生,最终造成9名儿童和两名老人死亡,100多人受伤。事故发生后,除了明石市市长引咎辞职、相关警察被判刑之外,日本从法规层面着手,制定了一系列常规化的应急措施。日本国会在警察序列当中设置了专门的“踩踏警察”,在聚会的现场对参加聚会的人实施心理疏导业务。这类警察主要站在高架的指挥车上,引导聚集的人来遵守交通。(视频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卫视《调查》 原标题:调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最新进展追踪事发楼梯设置为单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