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毅广场前的草坪上开辟了一个祭奠区域。(视频截图)
在陈毅雕像下自发形成的亡者悼念区,十几个人在此祭奠。(视频截图)
上海外滩1月1号零点的人流量最高峰是前一天同一时刻的5.5倍。(视频截图)
国家旅游局要求完善安全制度与应急预案。(视频截图)
齐鲁网1月4日讯(山东台 李贝)前天,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了踩踏事故中36名死者的名单,身份已经全部确定。记者赶到事故现场,查看事件的最新进展。
公安武警加强执勤力度 事发楼梯改单行
事故发生后第二个晚上的8点半,记者来到事发现场发现,原本比较璀璨的夜景变得暗淡下来,以东方明珠电视塔为首的周围的建筑都是关闭了大部分的灯光,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如果想要开灯,需要接到政府的通知。
这两天来,公安武警加大了陈毅广场周围的执勤力度,并把发生踩踏事故的楼梯下口改成了只允许出不允许进的单行口,以免再次发生上行游人和下行游人发生对冲的现象。
在陈毅广场前的草坪上开辟了一个祭奠区域,现在已经被武警围了起来,只允许拿着花、点着蜡烛的人前往祭奠,其他围观的市民不允许进入。
小袁是上海人,也是事件的亲历者,这两天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到陈毅广场来悼念亡者。小袁说自己那天也是想来外滩看一年一度的跨年灯光秀,可没想到,灯光秀改了地方,等小袁知道的时候,已经被挤得不能动弹。
随后,先是听到惨叫,后又听到有人喊往后退,小袁意识到出事了。等好不容易挣扎着从人群中爬出来,看到有人受伤,有人倒地,小袁又返回了现场,和医护人员一起抢救了伤员。
就在采访小袁的时候,在陈毅雕像下自发形成的亡者悼念区,来了十几个人。他们在匆匆祭奠一下后就迅速离开了。据了解,目前,政府已经找了专门的地方安置死者的家属。
36名遇难者中,最大的37岁,最小的只有12岁,目前上海黄浦区政府已经展开了事故的善后工作。
事发人流过密 一平米站立六七个人
事故是惨痛的,教训更是深刻的,36条生命就这样画上了句号。我们在缅怀遇难者的同时,也不禁要问,跨年夜那天究竟有多少人聚集在外滩,才导致了这场惨剧的发生呢?
2014年上海外滩虽然没有大型跨年活动,但自发去参加观景等活动的群众仍不断增多。据杭州一家公司的调研数据显示,2014年12月30日晚上6点到31日凌晨3点和2014年12月31日晚上6点到2015年1月1日凌晨3点,上海外滩地区人群密度对比图显示,该地区1月1号零点的人流量最高峰是前一天同一时刻的5.5倍。而根据中国之声报道,2009年外滩扩建的时候,外滩最多可容纳三十万人,事故发生时的当天晚上,外滩大约有一百万人,平均一平米站到六七个人。
复旦大学博士后朱春霞在其2004年的毕业论文中,结合中外踩踏事故的研究指出,如果室内景观1平米每人、室外景观0.75平米每人,就要启动应急预案。当天的人流密度远远超标,为什么没有采取应急措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