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兖州新驿镇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致力工业崛起、建设现代化工业强镇、新型城镇的同时,须臾没有放弃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提升,进一步筑牢了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2014年全镇财政总收入达到1.12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6872元增长20%。
用刚性措施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新驿镇严格粮食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用刚性措施确保种粮面积落到实处,2014年全镇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巩固镇88600亩,为确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镇成立了技术指导组、宣传培训组、物资保障组、执法管理组4个小组,制定了小麦、玉米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技术要点,大力推广小麦玉米超高产科学管理技术知识。立足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采取“一卡通”的方式认真及时兑付种粮补贴资金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资金近1000万元,小麦玉米平均单产达到1193 公斤,连续十二年实现粮食丰产丰收。
千方百计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驿镇认真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镇配备2名专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各村明确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员,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网络。同时,与农户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每次样品达到100多个,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驿镇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强农固本的关键环节,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能,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近年来,相继组织农民参加粮食高产创建、种肥同播、农药安全使用、创业政策、农资经营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11期5000多人次,推动了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和农业生产提升显效。截止到2014年底,全镇共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7家,其中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21户。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新驿镇 以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幸福家园为目标,坚持投入拉动、示范带动,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仅以美丽乡村顿村示范片区10个村为例,2014年投资就达到5000多万元,新建成村庄连接道路16公里,硬化改造村内道路10万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6万棵,种植绿地3万平方米;更换路灯600盏;铺设排水沟2万米;建成文体广场12处15000平方米等。在示范片区引领下,其他44个村紧紧围绕“三化”“四好”深入开展环境整洁村、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农村面貌实现整体提升。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全镇共建成垃圾中转站1处、配备地埋式垃圾箱59个、垃圾桶870个,垃圾转运车3辆、运输车67辆,三分之一的村为农户配置小垃圾桶5300个,农村生产生活及建筑垃圾实现了定点、定时分类清运,走活了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一盘棋。实施了6000亩高标准农业开发项目,新打及修复配套机电井和安装射频器(卡)130眼(套)、桥涵158座,开挖排水沟28.8公里,铺设农用地下电缆28公里、PVC管道42公里,受益群众4700人,人均年增加纯收入500多元。
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新驿镇总投资近5000万元的高吴桥学校等8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有镇中心幼儿园、店子小学、东村小学投入使用,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农村教学软硬件环境与城市的差距将没有差别。马号街、驿诚路、东三线、马楼线、高庄线等乡村道路改造建设顺利完工,在全区镇街中率先建成了高标准镇文化中心,新建村级文化大院或文体广场15处、文化队伍21支,配置体育健身器材100余件,完成了数字电视转换工作。 “新农合”、 “新农保”政策的实施,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及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代传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