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济南辐射带动能力”、“协调推进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开工建设济青高铁”……1月27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省长郭树清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的“济南元素”引来不少关注。
记者梳理“济南元素”增多,出现近10处
记者梳理山东省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有近10处明确提到济南,基本可分为三大类,其中基础建设最多,包括“开工建设济青高铁”、“加快石济客专等8条铁路建设进度”、“启动建设济青高速公路扩容项目”、“加快建设济南至东营等15条高速公路”、“推进济南和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
在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容中,明确提出“提高济南辐射带动能力,支持济莱协作区加快建设”。这也是在201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济莱协作区实施意见,增强省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后,又一次明确提出济南的“辐射带动能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继续拓宽投融资渠道中,还提出了“协调推进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和前两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相比,“济南”的出镜率在不断增加。在201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共有4处明确提到“济南”。其中包括“搞好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和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全面开工建设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和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济南、青岛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加快推进济青高铁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等。
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济南的“出镜率”也有六七处,其中包括“深入推进济南、青岛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济南、青岛、烟台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启动以济南为中心的城际铁路规划建设”等。
专家解读济南区域中心城市优势日益突出
“省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济南元素’增多,也展现着济南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节点优势、平台优势日益突出,济南的带动作用和价值体现在不断被深挖。”市社科院副院长马黎明说。
随着山东省“一圈一带”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区域发展联动格局正逐步形成。济南作为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也不断增强和提高。马黎明先从经济学的“微笑曲线”理论聊起,也就是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生产研发和销售营销,不掌握核心技术、没有研发能力只能给别人做代理或代工,赚点辛苦钱;做不好营销品牌,掌控不了市场,也难以提高效率。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服务业能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一般来说,服务业会往中心城市高度积聚。“济南是金融中心,我了解过一些数据,济南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长期是山东第一。”马黎明说,济南在信息服务产业、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是信息流、资金流、人才交流中心的交流枢纽,“要充分发挥济南中心城市的服务业集聚和规模优势,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周边城市发展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