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三级平台,“工作下延”构建服务网络。定期召开“民情也会”,搭建干群联议平台。统筹谋划,深入推进干部党员联户工作。组织414名干部党员深入48个村12840户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户”活动,制定完善干部党员联户工作台账,统一制作便民服务卡,实现干部党员联系农户双覆盖。目前,制定完善联户工作台账48份,下发联户便民服务卡13000余张。各村街第一书记和干部党员进村入户听民声、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截止目前,联户工作中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260余个,为群众办实事60余件。
实施三项工程,“资源下沉”确保服务实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实现“农村美”。以前杨、前杨、郭庄等6个村庄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口,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统筹经费预算和人员配备,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片区,实现美丽乡村与现代农业、乡风文明建设协调一体发展。以“公共设施提升”为支撑,实现“农村强”。以文化大院为中心,加速推动公共资源要素向村中心集聚,打造便民服务中心,配套建设百姓大舞台、农家书屋、互助养老院、农村浴池等民生设施,农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区街建成48个文化大院,48个农家书屋,前坊、张庄、高村三所老年人互助养老院现已全部主体完工。以“集体经济发展”为保障,实现“农村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富民生姜合作社连片种植生姜、辣根、土豆继续保持在3000亩以上,新试验种植高价值经济作物紫薯、毛芋等600亩。前孔、西坊等村新发展大拱棚土豆500余亩。连片新发展优质葡萄、无公害山药、中药材、蓝莓等其他经济作物1000余亩。继续支持协调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增家庭农场3家,全街道注册成立家庭农场达到23家。新申报济宁曲阜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全街道达到4家。
创新三项机制,“重心下移”提升服务能力。建立村干部日常管理机制。不定期召开支部书记碰头会,动态掌握基层工作状态,同时组织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干部集中开展村“两委”干部培训班和党员冬训系列活动。建立村级事务规范管理机制。在组织对辖区48个村集中进行账目审计的基础上,按照村级事务公开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三榜”公示,给群众“三个明白”。第一榜:公示资金、资产、资源状况,向群众亮明家底。第二榜:向群众公示本届村支两委任职以来重大事项,让群众明白重大经济活动的资金去向。第三榜:公示财务收支,债权债务情况,让群众明白村级财务状况。这项工作已作具体的安排布置,目前检查两次,有90%的村达到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村,已下通知,限期整改。建立基层矛盾排查化解机制。成立48个和为贵调解室,实现“和为贵”调解室的全覆盖。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重点排查邻里、婚姻、劳务、干群关系等民间矛盾纠纷,对排查的各类信息及时分流、化解,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确保不出现因调处不及时而引发的群众性上访案件或刑事案件的发生,坚决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采取警治联勤工作模式,联合派出所、综治办和村联防队员共同开展值班巡逻和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加大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力度。同时坚决做好天网工程工作,指导327国道、园区主要道路、西外环、办事处机关等安装了高清晰摄像头。后杨、后时等村实现了与公安系统的联网,提升了社会动态监控水平。(孔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