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讯 (山东台 王镇富 王玉栋 ) 围绕“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全覆盖”这一目标,山东创新农村治理方式,推动政府职能、涉农服务下沉,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报道,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香港社区居民段成河,来到位于家门口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办理养老保险缴费业务。仅仅几分钟,所有的手续就全部办结。而在去年,老段还得跑到20多里地外的城里办手续。
老段所在的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办理周边五个村、上万居民的涉农服务,涵盖计划生育、就业管理、居民保险等28项业务。每项业务服务都在手册上标得清楚明白,并接受群众监督。目前,胶州已有50多个村开展了这样的公共服务改革,10多万农民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理。
而在德州禹城,当地则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针对学生多、入学难、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禹城市引入市场竞争,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十几所民办学校,不仅解决了“大班额”问题,高质量的教学还吸引来周边县市不少生源。
为给社会资本参与市场竞争“松绑”,禹城市精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近30%,未经公布保留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目前在禹城,近50家社会资本机构承担了近三成公共管理服务职能,涵盖学校、医院、养老等领域。
今年,山东出台意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网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建设“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促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城乡均等、标准统一。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力,到2020年,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接近100%。
两年来,山东财政筹集资金超过10个亿,支持建设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管理高效的农村新型社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