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学者提出新冠肺炎可能会“感染全球三分之二人口”的预测,世界卫生组织此前主管传染病事务的助理总干事、现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LSHTM)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大卫·海曼(David Heymann)表示,做这样的预测还太早。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世卫组织顾问、佛罗里达大学传染病统计与量化中心(CSQUID)主任艾拉·隆吉尼(Ira Longini)表示,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可能被感染。
据彭博新闻社2月13日报道,隆吉尼在追踪了新冠病毒在中国的传播性后指出,该病毒最终的感染人数或许会比当前的统计数字高出数十亿。他的模型基础是,每个感染者通常会传染给另外两到三个人,由于缺乏快速检测手段,以及一些病例的感染症状相对较轻,该病毒的传播情况正变得难以追踪。
隆吉尼说,哪怕能减少一半传播,全球仍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会被感染,除非病毒的传播性改变,否则监测和遏制措施无法再发挥更大的效力,发现并隔离病例将无法阻止病毒的蔓延。
对上述预测,海曼教授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做这样的预测还太早。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病毒的传播性,不知道它在多大程度上容易或是不易传播,不知道各国采取的防控措施是否有效,也不知道症状轻重的比例或是具体的病死率,因此还没有答案。

现年74岁的海曼教授曾参与刚果(金)前三次埃博拉疫情的防治工作,并曾在中西非及南亚等地调查过天花、疟疾等传染病的传播情况。2003年“非典”流行时,海曼也曾代表世卫组织奔赴疫情前线,当时他是世卫组织传染病事务执行主任。
海曼教授对界面新闻表示,现在各国应该做的,是继续遏制病毒的传播,减少人们与病毒的接触,隔离病例并追踪接触者。中国在这方面已做出很大的努力,和疫情刚爆发的时候相比,中国显然已经延缓了疫情蔓延至全球的速度。
以下为访谈实录,刊发时有编辑。
界面新闻:有关新冠病毒可能会感染全球三分之二人口的说法,您怎么看?
海曼:我觉得是太早了,可以这么说。信息还不够。
这是从一个模型中得出来的预估,而这个模型还正在完善中。现在他们还不知道病毒的传播性,因此还没有答案,没有人可以预估之后会发生什么。很多国家都正在尽全力遏制病毒的传播,减少人们与它的接触。这个工作应该做下去。
界面新闻:在您看来,假如这个病毒真的感染了世界众多人口,重症和轻症的比例大概会是多少?
海曼: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也不知道,因为我们不知道目前究竟有多少轻症病例。
相关病例的判断一开始是依据是否出现肺炎症状,而这些病例的病情往往都比较严重。上周,中国也更新了诊断标准,所以现在说症状轻重,或是病死率,都还太早。
但是,它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季节性流感的确有些相像,只不过和流感相比,医护人员的感染情况更严重一些。观察症状轻重是不错的做法,但还有很多因素是需要考虑的,比如一些伴随疾病,如糖尿病、肺部疾病等,关于这些病例自身的情况,还有很多问题仍待回答。
界面新闻:在您看来,中国遏制疫情的措施如何?如果其他国家也采取这样的措施,可行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