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女合葬碑上面刻着"敕旌节孝儒童刘忠棆妻国氏刘钟相妻国氏道碑"字样。
“我们村里修桥时挖出3块石碑!”7月14日,山东省即墨市北安街道三官庙村的董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记者采访发明,三块石碑中除了龙头贞节墓碑,最奇特的一块墓碑竟然是两名女子的合葬墓碑。
6月下旬,董先生组织一些工人对村庄东南侧的一座小桥翻修时,挖出了这些石碑。记者看到,最上面的石碑上刻着“敕旌节孝”四个大字,落款是清太学士刘钟×继配江氏道碑,立于宣统三年。龙头石碑顶部的俩龙头只剩下一个,两个龙头之间“圣旨”俩字完好无损。石碑正面上刻着“松筠雅操”四个大字,落款是“钦命山东巡抚都院提督军门张 为贞节刘钟×之妻江孺人 立”的字样。石碑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还有一块石碑最普通,上面刻着“敕旌节孝儒童刘忠棆妻国氏刘钟相妻国氏道碑”的字样。
7月15日上午,记者接洽上刘钟相的后人——该村60岁的刘仁旭先生。他介绍说,前两块石碑上的“刘钟×”中的“×”是“相”字。刘仁旭介绍说,他查询谱书得知,那块“双女碑”上的刘钟棆和刘钟相是哥俩,他们的妻子都姓国可能是姐妹俩。
即墨市博物馆的张文波馆长和陈海波副馆长对这些石碑鉴定后介绍说,双女合葬墓碑十分神秘和罕见,尚属第一次发明。按照我国的传统殡葬习惯和风气,女子逝世后应和丈夫合葬。不管是妯娌,还是姐妹,这两名国氏共用“双女碑”都说不过去。专家们表现,这块石碑的价值比那块龙头贞节碑要大得多,这对清末时代即墨地区的民俗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