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也认为,风险评估不足潜在地要挟着中国食品安全。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新成果很快就用在了食品范畴。在利用过程当中可能对新的科学技巧带来的安全问题评估不够。《食品安全法》特别强调,新的品种、新的相干产品用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就是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估。这样才可以使食品安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对于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过程,程国强认为,“我感到它是伴随着我们全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在未来几年之内完整解决的难度非常大。”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更长远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取决于农业现代化。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过程,当农业范围化经营发展到必定程度的时候,现在的《食品安全法》会更好地施展作用。
陈君石表现,中国食品合格率一年比一年高,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目前的问题在于,花费者对中国食品安全现状的估计和科学家、政府的观点有较大的差距,以至于人们经常担心“我们现在还能吃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增进中国食品安全健康发展,政府应努力将正确、科学的信息及时透明地告诉大众,,媒体也应避免对食品安全问题过度渲染。
面对国际农产品及食品贸易所呈现的新趋势,程国强就国际食品安全合作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加大力度推动广泛而深入的国际食品安全技巧、管理信息等方面的合作,尤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技巧支援,由此提升全球食品安全管理程度。
二是应在WTO框架下,制定涉及食品安全与技巧性贸易措施的多边规矩,规范和束缚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行动。
三是建立区域协商、双边合作机制,类似以《中日韩三国关于食品安全合作备忘录》等来解决食品安全方面的难题。□文/《瞭望》消息周刊记者王仁贵 实习生俞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