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期的发展史曾经有个阶段是“母系社会”,当然,虽然我们当今的世界呼吁男女平等,但是,实际上我们目前社会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比较接近“父系社会”的。
在人类早期的历史上,很多的大英雄都是只有其母,而不明其父亲来源。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神话,宣扬这些大英雄的母亲是和神结合后而生育了这些后来在人世间的伟大人物!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母系氏族”社会的古老记忆。在母系社会时代,人们都是只知其母,而不知道其父的。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农牧业逐渐占据当时社会的主导地位。女人的采摘业退出了生产力的第一线,更是由于生产资料产生了剩余,财富这个东西出现了,于是私有制便诞生了,男人成为了社会和家庭的主宰。而在母系氏族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财富这个东西还未能出现,所以那时没有家庭这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织!
封建国家的诞生,导致战争频繁,男人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要以义务的或雇佣的形式参加城邦或者国家的军队,服募兵役。许多男人活不到自己的壮年时便已经战死,人们在谈论古代时,往往会说古代的三妻四妾制度,其实这个制度并不是古代的时候对女性有多么的不尊重,对女性多么的不公平,其根源就是男人和女人的比例相差的太悬殊。男人太少,而女人太多的缘故。这种现象在我国解放初期还依然存在,由于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内战,很多男人很早便阵亡了,于是解放初期一直到60年代后期,很多女人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要找“对象”,因为这些女人清楚,男人太少,女人太多,女人们往往害怕自己嫁不出去。
在那样的年代,寡妇这个名词特别流行。被男人抛弃或者死去丈夫的女人统统称为“寡妇”。寡妇又有活寡和死寡之分,但到了现今的时代,仿佛又是女人少男人多了,所以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寡妇”这个名词将会成为一种历史名词,人们将会很少在继续使用。
中国的儒家思想提倡女性讲“三从四德”,于是便衍生了《烈女传》,《女儿经》等一系列约束女性“道德”的书籍,那样的环境下,女人如果妇道守的好,在年老之时还会得到一个“贞洁牌坊”。女人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人可以休妻,女人却是没有丝毫的权利选择自己的丈夫的。
说到儒家思想是伪道德,在对待女人的问题方面便可体现。孔子曾经说过:“惟女人,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有时想到他摇头晃脑的说这句话的时候,感觉他无比恶心。他可能是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私生子,他也没有思考女人为什么会变成小人。事实上就是虚伪的道德压制着女性的情感观、性爱观、幸福观,才使得女人后来变成如同小人的样子,真正的小人不是女人,是虚伪的儒家道德。
许多人说潘金莲是个荡妇,而我认为恰恰相反,她是个敢于追求自己性爱和幸福的真女人!同时,也是儒家思想的受害者之一。贞洁牌坊的背后,是一串串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是由无数的眼泪和孤独编织而成……
女人如花,女人似梦。在男人们欣赏着“人体艺术模特”,在男人们在欢场找卖笑女子寻欢作乐,在男人们费劲心机想占有一个自己看好的女人的时候,请男人们都能够认真的想一想,女人同时也是我们男人的“母亲”。这一点无可否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