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上面的感叹好像和主题风牛马不相及。但,这是我在看了一个叫“鲁豫有约”的访谈节目后心坎的感受。那期节目是说一个从事反酒的“反酒大王”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是如何从喝酒到反酒的转变经历。因喝醉酒,曾为警察的他开枪伤人;因喝醉酒,他酒后驾车几经车祸,最后丢了工作,妻离子散。看了这些,也许,您会为他最后的决定感到欣慰,也许您对酒也多了几分憎恶之情。但是,读者朋友们,请你们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我们真能把一切罪名一股脑扣在酒的头上吗?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历史长久,文化深厚,这其中便包含了传承五千年的酒文化。酒,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作为一种民族标记,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每一个百姓的心中。朋友聚会要喝酒,喜结良缘要喝酒,甚至在家没事时,我们都要喝两口。酒在现代生活中影响很大,宴席间,如果少了酒,便少了一份热烈,少了一种气氛。
让我们把眼光再投向中国历史,我们便会明白的看到,一个“酒”字,贯穿了中华高低五千年。从西周的《酒神祭》到北宋的“杯酒释兵权”,从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十五首》到唐代李白的“金樽清酒斗十千”,从华佗的麻沸散到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这一切一切,不正是酒留给我们的可贵杰作吗?
所以说,酒本身没有错,错的只有喝酒的人,错的只有驾驽酒的方法。
在这里,我并不是为酒说好话,酒的确带给我们很多灾害。但是,请让我们仔细想一想,我们能将一切罪恶归于酒吗?反正,我个人认为,如果果断地说“喝酒误事”,这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不可取的观点。
譬如上文提到的“反酒大王”,他只是一味的强调醉酒的成果,而没有深入检查自己的错误。我们喝酒的人都知道,当喝醉以后,大脑晕沉沉的,四肢会呈现疲惫无力的感到,只想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的睡一觉,哪还有闹事的劲头。那些酗酒闹事的人,在我看来,他们只是借着“喝酒”为幌子,来发泄心中的恶魔,也许这些狠毒的想法在他们心中贮藏很久了,只是在苏醒时被意志,良心压迫着,没有爆发出来罢了!上文中的“反酒大王”,也许他心中早已想开出那一枪,只是平时不敢实行而已!
再说酒后驾车,我们只看到它所带来的灾害,而不想想为什么酒后非要开车?我们何不将车停在安全的处所,然后将自己锁在车里美美的睡一觉,等苏醒以后再开;或者让没喝酒的朋友替自己开车,这样岂不是避免了一场灾害的产生?说到底,还是逞强心理在做怪,认为自己在喝醉以后还能开车,多么了不起!
还是那句老话,酒本身没有错,错的只是喝酒的人,他心里早已埋下了发明灾害的病根。
因此,对酒,我们不能一味的排挤,仇恨它,也不能在出事后总将义务推到酒上。像上文提到的“反酒大王”所采用的那种见人喝酒上前就抢,就倒的极端做法更是不可取的。总之一句话:对酒,我们不能做一个绝对主义者。因为,酒没有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