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与陕西警方进京抓谢朝平有关的报道了解到,抓谢朝平的根本原因在于纪实文学《大迁徙》,《大迁徙》记录了三门峡库区移民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否因为《大迁徙》出版后引起渭南当地官员的不满,才有了警察进京抓捕谢朝平?
《大迁徒》是《火花》杂志社2010年增刊,印数一万册,书出来后一部分运到渭南地区准备赠送给移民,但马上被渭南市文化稽查队以“杂志属非法出版物”为由将其全部没收。与此同时,库区各县市政府还派出公安、乡镇干部和文化稽查队员从移民家里搜走《大迁徙》增刊。
毋庸置疑,此次渭南警方抓捕作家事件,是当地官员的权力在伸手,撑腰或指使的其实就是渭南政府。笔者坦言《大迁徙》的出版触怒了渭南当地官员,阻挡了他们的“大前途”。
渭南警察客观上为《大迁徙》做了一次火爆的发行免费广告。此书原来出版都难,现在恐怕要不畅销都难了。
《大迁徒》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让渭南方面如此恐慌?据媒体报道,这本书记录了三门峡遗民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渭南地区的移民是作品主角。《大迁徙》想必也是“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之作。所谓纪实文学,那就是实话实说,难免拔萝卜拖泥,把荣誉光环掩饰下一些脏的、乱的、差的、丑的、恶的东西一窝拔出。莫非,一个个被标榜为“伟大的工程”后面,潜伏着一座座移民们长期累积的民怨火山?莫非,《大迁徙》揭露了某些地方强权势力的历史原罪或现实作孽?莫非,《大迁徙》触及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根敏感神经……
翻开岁月的记录档案不难发现,渭南官方干涉新闻采访、刁难媒体记者的事件屡有发生。早在1996年,曾发生过轰动全国、骇人听闻的渭南市领导调集数百名警力,历时两个多月时间,公然在库区3个县市方圆几百里地域大张旗鼓搜查、收缴《工人日报》和《中国妇女报》的事件,同时还非法传讯许多读报群众,在2005年渭南市委宣传部没收《民主与法制》记者证件的事件;2007年华阴市公安局非法羁押某报女记者的事件等等。
笔者虽未阅读《大迁徙》一书,,但可以肯定的是作者谢朝平绝不会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来毁谤“三门峡库区移民事件”,正因此书反映群众的心声,而触动了渭南地方官员的官路和财路,让那些借“三门峡库区移民”敛财的贪官污吏们惶惶不可终日,所以才动用公权并加以所谓“合法”的手段拘捕谢朝平,百度一下“陕西渭南1亿移民资金失踪”便知根底。
据渭南市文化稽查队传给笔者信息,《大迁徙》被定性为“非法出版物”。按照出版过程,《大迁徙》是一期增刊。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严格期刊刊号管理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增刊发行需要报批,而杂志社出版《大迁徙》时没走这个程序。依此论,将之定性为“非法出版物”,算是有些依据。但仅仅因为程序上的纰漏而拘传作者,难免让人产生“执法过严”的联想,况且对于“非法出版物”主要是行政处罚,事涉刑事处罚时,必须是犯罪事实与罪名完全匹配。
众所周知,新中国已步入法治社会,一切执法行为皆须根据客观事实依法办案。倘若说经过渭南市文化稽查队深入核查,这期增刊确属非法出版物的话,那么就应当将此案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火花》杂志社相关领导、编辑及印刷厂或者本书作者的刑事责任,同时还要附带民事责任给以大额的经济处罚。
笔记和渭南警方联系,有关领导答复“这是首长让办理的案件,不便透露。”呵呵,有什么“不便透露”的呢?不就是因为《大迁徙》记录了移民反映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触怒了当地的官员,闯下了“祸根”,危及了渭南大老爷的官位,《大迁徙》终于也大迁徙了。
2010年9月2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