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好友笨牛的杂文《狗眼看世界》(《中国教导网》2009的11月1日刊发)是在去年的12月份。半年过去了,那篇杂文一直在我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作为“好心情”的一个杂文编辑,整天面对那么多的稿件,说实在的,也许是审美疲惫之故吧,像那篇能够引起我高度的关注并长记于心的杂文确实不多。
杂文重要功效在于让读者明理,也就是说通过“说理”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亦即通过“说理”达到必定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政治批评的目标。作者就某一事物、或思想观点、或意识形态、或某人物言行、或某类客观存在(如社会制度、政治秩序等)进行分析,阐明自己的爱憎、赞成、反对、评价等观点与见解,并对作者的观点与见解之原因和成果进行说明,从而达到让人明理的目标。换言之,“说理”是杂文的目标和过程,最终必须达到让人明理才是其宗旨。就杂文的说理而言,杂文《狗眼看世界》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绝非那种无病呻吟的作秀之作。杂文《狗眼看世界》说理明白,语言风趣风趣,极具讽刺意味,给人一种在嬉笑怒骂中尽显说理明晰之唯美。文章虽然短小,但内容却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诸如教导,廉政,虔诚等等,每一项用于说理的文字并不多,但却给我们每一个读者浮现出社会现实中这些敏感话题的重要问题所在,让人若有所思,读罢余味无穷。
一个优良的杂文写手,自身首先必需要具备的第一要素是良知与正义感,就写杂文而言,没有良知和正义感的文章是不能算做优良的。其次才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博的社会知识,如果说一个作者没有较深厚的文化储备,要想写出让人称道的优良文章只能说是天方夜谭。最后是写作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字组织才能,敏锐的捕捉力,洞察才能,分析才能,论证才能等等才是写好杂文的重要保障。一个杂文作者,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先决条件,写起杂文来才干得心应手,文字才言之有物,旁证博引方能自然流畅,最终达到让读者读其文时不但能解渴还能回味。而这些东西都在笨牛一一的身上几乎得到了完善的体现。文章采用了拟人的伎俩,通过一条狗的眼睛观察之后又让其自然而然地娓娓道来,但读者却丝毫看不到一点雕琢之痕迹,五个部分可独自成章,又被一条无形的线将其连缀成篇,把五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内容有机地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足见其写作技巧之高超。
爱好作文之人都知道“文学起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同理所知,就杂文写作而言,“作者的思想起源于立论却高于立论”。作者的观点是杂文中的神来之笔,也是杂文的灵魂所在。一篇杂文如果说观点好,则这篇杂文具有了灵气与深度,观点不好,那么再好的立论也会在论据与论证的周密后缺乏了进一步的发掘,从而显得呆板而毫无赌气。而在杂文《狗眼看世界》中,我们所读到的就是一种唯美与召唤,一种灵气与深度,而不是一味的拼凑与造作。就选材来说,文章列举的材料都是我们大众所熟知的常见的内容,这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最好佐证。从表面上看,这篇杂文就是简略地将几个版块“堆砌”在一起,丝毫没有半点“雷人”的举动,语言也是平庸如水,但这恰恰是这篇杂文取得成功的要害所在。这种“堆砌”是建立在作者精心策划之上的,他所选择的内容每一项都是源源不断地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精度浓缩。
每一个杂文作者都知道:杂文的文本性质是鞭挞时弊、说道明理、讽腐讥恶、扬善济世,这就注定杂文是监督社会不良现像的利器,也是推动社会道德、社会文明进步的最好驱动器。它既是社会道德社会秩序的有效保护者,也是不良道德与不良秩序的有效损坏者。杂文作者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才干懂得杂文的本质,从而对该如何写好杂文心中也有了最起码的基础。在我看来,就杂文《狗眼看世界》而言,其作者笨牛一一应当是具备了写好杂文之人的先决条件的,从他的文思,他的敏锐,他的学识,他的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底,他的选择切入的角度等等方面来说,只要假以时日,先生定会成为一个优良的杂文写手,对此,我强烈地等待着先生能够静下心来推出更多更优良的作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