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的农村标语大多是形势所需,没有本来的那种标语意识了。许多处所都呈现了一些生硬性的标语,人文化的内容相对减少,政令性质凸显,这不是因为农民意识的淡薄,而是一些处所政府官员与百姓缺乏真正的沟通所致。对此,我不得不引用龚维斌教授的一段话了:每一条标语自然会带有时代的烙印,它是反应一个时代的官员和群众的思想观念,特别是执政理念的一面镜子。现在在农村的标语大多数纯粹就是摆设,或者给别人看着好看的。何也?就是官本位意识和惰政思想一直在作怪。官家掌控着大众,舆论的权利,焉有不尽兴应用之理。在部分官员心中,要真正做出政绩是不容易的,做出政绩又让大家都看到,就更不容易了。因此,写上一些假大空的口号,专捡显眼地段一挂,红底白字,迎风飘扬,好不扎眼,让大众们每天都看到官家无时无刻不在推行国计民生的大计!以低成本又省事易行的措施塑造勤政亲民的形象,何乐不为?再者,凡事只要先把标语挂出去了,就表现官家已经做好预防事故(犯法)的工作了,至于往后真呈现什么不和谐的事情,就不要怪官家了,只能怪大众素质不高,官家早已尽职了,大可以掩耳盗铃。因此,在向上级汇报我们某年某月至某月,为某事制作了NNNN幅标语,工作早就做得滴水不漏,深入民心,尽心努力了。咱国家历来讲究官员的政治素质挂帅,执政才能倒是等而次之,挂他满街标语,上高低下都能看到政治素质,低成本又能有此诸多大利益,岂能不乐此不疲?因此,现在农村标语文化与标语意识产生基本性的质变就是一种必定规律了,我认为大家就没必要大惊小怪了!
其实,从农村现在的标语文化与标语意识,我们也不难看出许多处所政府工作的无序性,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官员们一惯采用的是“工作未干标语先行”的方法,大张旗鼓地造声势,趋炎附势地干工作。不知道现行农村的标语文化与标语意识是不是也该到了觉悟的地步了?难道我们真的不明白:哥挂的不是标语,是手段!难道我们曾天都要大喊:贾君鹏,你妈喊你快回家挂标语!
唉!这年头,怎一条标语了得?大家必须明白:凡是挂出来的,一般都是做不到或者做得比较差劲的事情。如果等到哪一天,街上的标语真的不见了,或许,那就是老百姓幸福生活到来的时候了吧!
2010、06、27于贵州水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