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诗的内容。我已说过新诗的形式是由其要表现的具体内容决定的,那么新诗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新诗与古典诗歌有一脉相承的本质,即“诗言志”、“诗缘情”。那么,它的内容自然就是围绕“述情”、“言志”而组织的“景、事、物”等的语词了。然“情”与“志”实在又是一个东西,只不过是古人在阐释时各有侧重了。“志”也是情,是一种社会的情怀,一种更阔大些的情罢了。也许有人会说,其他文体(尤其散文)也可以“述情”、“言志”的,这并不能把进入诗歌的“内容”与其他文体(尤其散文)的“内容”区分开来。那么诗歌的“内容”与其他文体的“内容”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诗歌中的内容只要为了“述情”、“言志”的需要,可以动用任何写作手段以最简短、凝练的文字,虚构、幻想、变异、通感、扭曲等等,可以说,只要能表达出心中的情怎样做都不过分,并且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构成“象”,有意之象。“诗歌作为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就是意象的艺术。”(见项晓敏《诗歌创作及其意象》)因此,我说,它是在创造一种典型的情境(绪)。这是一种用情做翅膀,用意做躯体的最轻捷的灵魂的飞行,它一起步就让自己升到一个占有充分的优势的高度,这是其他文体所难做到的。
鉴于以上的梳理分析,新诗的统一的美学创作标准我想已基本成形,即:在新诗的分行、断句、留白、跳跃的基本文体形式下,表达典型情境(绪)中的典型情感。这也逢合了恩格斯对于小说中“典型人物”的阐述,“据我看,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也许是人们在审美的总体要求上有一个大致的相通性吧。需要补充说明一点的是,“典型情境”与“典型情感”的关系,既是相互形成的互动关系又是相互依存关系。典型情境是典型情感形成的基础,没有典型情境,典型情感的存在就没了依据,典型情感就不能完美的向读者呈现。典型情感又是是典型情境发生发展的条件,典型情感制约着典型情境的规模大小、排列走向等。也可以说它们是既相生又相克的矛盾统一体。
在新诗的分行、断句、留白、跳跃的基本文体形式下,表达典型情境(绪)中的典型情感。这既是新诗创作美学的最低标准,同时,也是最高标准。为什么说它是新诗的最低标准呢?这是因为一首诗在创作中如果没有形成这样的一个文本,那么它本身就不构成一首完整的诗,或者说是一首伪诗,再或者说只是一段分行的散文之类的文字。这是由于诗的这种“典型”性决定的。为什么又说它是诗的最高标准呢?因为“诗无止境”,“诗无达诂”,一首诗在多大程度上表达了典型情境中的典型情感,那么它就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而这是由典型情境与典型情感之间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决定的。当然,我们认定一首好诗还有思想上的原因,不过,我认为那是“诗”之外的原因了,涉及人的价值观等等,此不赘述。
2010年9月8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