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美文欣赏 > 论人性

论人性

时间:2010-06-08 17:09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什么是人性?人性毕竟是善是恶?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成为中西哲学思想史上的一大问题。
  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关于人性问题大致有这么几种观点:一种是人性本善,代表人物为孟子;第二种为人性本恶,代表人物为荀子;第三种是无善无不善,代表人物是告子;第四种是善恶混杂,代表人物是扬雄。综而言之,存在一元论与二元论两种观点分歧。首先主意先验一元论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接着孟子提出“性善”一元论,他论据的重点是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于是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把人性比喻成水,虽然这个比喻未必适当,但由此可看出他的性善立场。告子与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有过一场著名的争辩,告子的论点是“性,无善无不善,即可认为善,可认为不善。”他认为: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或许由于孟子善辩,抓住告子“生之谓性”这一弱点,进而驳之曰:“既然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告子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这一问使告子吃瘪,无理可申,就此败北。不过虽然孟子克服了告子,但至于人性是善是恶的问题始终还是悬案未决。此后,荀子提出性恶一元论。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取生而辞嚷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此外,老子与庄子当属主性善一元论派,所以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而申不害、韩非则属主性恶一元论派,所以“尚刑名”。到了汉代,刘安等则从老庄学说,主意性善,《淮南子》一书的《人间训》篇中说:“清净恬愉,人之性也。”董仲舒在人性问题上认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善与米,人之所继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为之内也”。这种论述的方法颇似荀子,而其意思则与告子雷同,但董仲舒并没有保持先验一元论,而是协调孟子和荀子两家的学说。到扬雄出,主意人性善恶混杂的二元论。扬雄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也与?”此后,唐代的韩愈、李翱,以及所有的宋元明理学家,直到戴东原和谭嗣同,都对人性作了一番论述,或以有善有恶、性善情恶;或以性即是理,理即是性;或以理与气的二元而论性,愈说愈玄。其中明代的王阳明给性的问题下了一个较为明白的定义:“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但是这四句话彼此间又自相抵触,比如体与意的抵触,这个能动的意是否是由体上起作用?如果是体上起作用,那么体中就应包含意即善恶的功效,何以说体是无善无恶呢?王阳明晚年也自觉不对,于是又作了补充,但仍未能把它彻底弄清说透。其实迄今为止也尚无一人将此彻底弄清说透。
  清代的王国维主意性有善恶二元,他认为,中国哲学史上的性善性恶二元论比性善性恶一元论优越,主意先验的一元论也比性善性恶一元论高超些。
  南怀谨指出,中国哲学史上人性善恶观争辩的要旨,其中最大的要害是界说不清,大家只从建立行动道德的要点争辩人性本善本恶的定见,并没有先把行动道德的问题暂且搁置一边,先行严格探寻所谓人性的本身,它毕竟是什么?他们讨论的都是以有了生命之后的人性行动作基准,而没有论及先天形而上的人性本体论。所以只能说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尚停留在心理学、伦理学、遗传学等范畴,与真正的哲学则尚有距离。
  而殷山则认为,性和气恶并没有直接关系,善恶评价的对象是意志范畴内的“行动”,不是性。性是天命所定,非人力所能左右。如有生必有逝世,饥要食,渴要饮,并无善恶可言。

相关阅读
  • 请保留人性的美好
  • 论崇拜
  • 论勤劳
  • 关于“评论”的话题
  • 一次历久而终成辉煌的辩论
  • 与金池先生论“德”
  • 试论新诗的创作美学标准
  • 论党和祖国的关系

  • 上一篇:狄仁杰:史上最智慧的人之一
    下一篇:一个微笑毁灭一个王朝的绝世美女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