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你指出唐骏学历有假,但是否定为他是一个成功人士?他的成功模式在社会上值得复制吗?你认为“唐骏假学历”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方舟子:如果按照现在社会上风行的见解,发财等于成功,那他当然算是一个“成功人士”。不过,如果这种成功模式是含有虚伪成分的,就不值得复制。我认为这个事件的最大的价值在于:不要轻信“成功人士”的言行,他们头上的光环可能是假的。也不要宽容“成功人士”,他们一旦造假,造成的社会迫害会更大。
中国青年报:你认为中信出版社的“勘误声明”与唐骏的辩护所共同提示的“作者虚伪简历的刊出是由于编辑过程细节的失误,义务在出版社”的说法,有没有漏洞?如果有,漏洞在哪里?
方舟子:如果如中信出版社的“勘误声明”所言,在原稿中已有唐骏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段落,并且他曾经审过稿、请求删去该段落,那么为什么此前唐骏要一口咬定原稿中没有这个段落,是有人在故意陷害他?
如果《唐骏日记》的作者简介出版前未经唐骏确认,出版后唐骏作为第一作者会没有发明吗?要过了一年、印刷多次了才来勘误?而且这个简介的内容,和唐骏在2002年供给给《盘算机世界报》的简介是一致的。
中国青年报:你对当下的励志及励志书本身怎么看?这是时代的需要,还是荒谬的误解,抑或商业的炒作?
方舟子:这类倾销“成功学”、宣传发财的所谓“励志”没有价值。它其实是一种出版商业行动——利用市场的需求让自己发财,以此获得商业成功。
中国青年报:你是如何给成功下定义的?在成功、学历、诚信三者之间,你最重视哪一个?
方舟子:诚信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可以不成功,可以没学历,但不能丧失基础的道德,这样至少还是个健全的人。我以前给成功定义了两个标准:第一,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不必寻求升官发财,也不必非得成名成家。升官发财、成名成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算是成功的标记,但大可不必将其等同于成功。如果为此而迷失自我、丧失自尊,乃至不择手段,干出不道德、违法的勾当,是可耻的。第二,能回报社会,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当一名消遥自在、自得其乐的“隐士”并不足取。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人只有献身社会,才干找到那短暂而充满风险的一生的意义。
中国青年报:你在“唐骏假学历”事件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对事态的发展如何预测?如果唐骏一直采用回避态度,你会怎么办?
方舟子:我只是告诉大众,我的调查成果,提出疑问。根据以前的经验,很可能会热烈一阵子之后不了了之。如果他一直回避,我不具有处理的权利。如何让造假者得到应有的惩处,不是我管得了的。 记者 陈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