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文人相重,文人相轻,文人相害,文人相杀

时间:2010-06-11 17:10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鄙人所谈“文人”为广义“文人”,文化人也。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曹丕提出了这个不良传统,还举了一例:《汉书》的作者班固瞧不起与他文才不相高低的傅毅。可见,文人相轻的不良习俗由来已久。一是同时代的文人相轻,比如鲁迅瞧不起刘半农,认为他肤浅。二是后代文人瞧不起前代文人。韩愈的文章写得那么好,林语堂就不爱好;杜甫的诗写得那么好,庐隐就不爱好。鲁迅是现代文坛的大师,不少当代文人也颇有微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文人相轻”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可能因为“同行是冤家”,彼此利益关系所在。你高了,我就低了;你得势了,我就失势了。愚认为常常是嫉妒之心在作怪,看见别人在某方面有突出才干或表现,不是心悦诚服,而是心里恨得痒痒的,大有“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的心理。或者因观点和主意不同而生龃龉,或者因性格不同而相互鄙薄,久而久之便相互拆台,相互鄙弃、攻击,甚至“鸡犬之声相闻”,“老逝世而不相往来”。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把“文人相轻”看得毫无道理。比如,像周作人那样的汉奸文人,不管他文才多高,但是毫无民族气节,是不值得器重的。虽然如此,也还不能因人废文。
  有文人相轻的,就有文人相重。曾作过魏国皇帝的曹丕就是一个很尊重文人的主。至于他对自己的弟弟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是文人相害的典典范子。文人相重是建安文人的精良传统。“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见曹丕的《典论论文》)越是知识广博、才干横溢的文人,越容易相重;越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文人越容易相轻。据说现代文人中,叶圣陶与朱自清二人情感甚是相得,彼此尊重,相互商量,传为一时之美谈。
  如果文人只是相鄙弃,那迫害不算大,但已为“文人相害”播下了种子。宿怨构成,接着那些卑鄙文痞,就要下手害人了。最典范的就是前七国孙庞斗志中的庞涓和孙膑这两个同学。据《史记》载:“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认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可见,文人相轻甚至相害,嫉妒是根源。后来孙膑为报此仇,用“围魏救赵”之计,将庞涓引到马陵道乱箭射逝世,上演了一出“文人相杀”的悲剧。愚见认为义务在庞涓,因为庞先害孙。
  文人相杀不自孙庞始,秦相李斯就干过毒逝世同学的事。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也。与李斯俱出儒家大师荀况之门。韩非学有创见,擅长著书立说,其法术势思想传入秦,秦皇浏览了他的书,有相见恨晚之慨。后来韩非来到秦国,李斯进谗,借秦王之手把他的同学毒逝世狱中。与其说李斯杀逝世韩非,不如说嫉妒的心理杀逝世了韩非。李斯也是“焚书坑儒”的罪魁祸首。
  “文字狱”是文人相害相杀的一个重要借口,都说封建帝王是“文字狱”的始作俑者,依愚之见,“文人”才是直接的杀手。苏轼“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乃至以后被贬惠州、儋州,都是文人在作怪。
  康熙五十年(1711),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检举当朝名士,翰林院编修、桐城派散文流派的开创者戴名世“妄窃文名,恃才放荡。前为诸生时,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言狂悖”。康熙命刑部查处。于康熙51年2月初十日,被斩于北京。并连累了桐城派另一散文家方苞入狱。
  当代“反右”、“文革”时代,是文人相害、相杀至高无上的时代,这段历史不少人耳熟能详,在此就不赘言之。反右时已把文人们搞得惶惶不可终日,“文革”终于酿成全国的骚乱。
  愚认为,文人即知识分子,他们是单位、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有原则、有立场,能够相互尊重,坦诚相待,取长补短,求同存异;那么单位、社会就往往能够和谐。反之,知识分子之间相互敌视,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耍诡计,使诡计,相互倾轧,那么单位、社会就会不得安定。

相关阅读
  • 话说吃屎的文人
  • 文人多“病”
  • 谈文人的“戾气”
  • 诗妖视角:文人相重
  • 文人无需民主
  • 文坛的忧思及文人的操守
  • 浅论现今“伪文人”的一点“痞性”
  •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性格

  • 上一篇:中年之痛
    下一篇:日中亲善是日本政坛的正确选择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