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的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其职责是协助州官处理政务,还有监察的实权。苏轼虽有点失意,但杭州有天堂般的风光,来此任职,也是梦寐难求的事。
到任不久,一件奇特的命案交到他的手里,要他裁决。
本来杭州有座著名庵寺,叫灵隐寺。寺中有许多和尚,其中有不少道深德高,虔诚修行的长老,有些人并且精通文墨,擅长诗词。但鱼龙混杂,也有少数假意修行,暗中作歹的败类。有个叫了然的和尚,他表面上削发受戒,但六根未尽,杂念中烧。常常在诵经拜谶时,暗中偷看长相美丽的进香女客。有一次,一个叫秀奴的少女前来进香,打扮得花枝飘扬,颇有风度。了然一双淫眼,老在她身上溜转。他利用上香祝告之便,有意去向这个“女施主”献殷勤。那少女本已情窦初开。见此和尚长相较好,又善解人意,便禁不住有些心动。第二次,她又来进香。如是数次,于是就勾结上了。此后几个月,了然已完整无心诵经,夜夜都去幽会。秀奴受不了他没完没了的纠缠,又生怕被家人发觉。心想:“倘若丢人现眼,哪有脸面活在世上?”于是她暗下决心,不再接见他。谁知了然正淫心如火;骤遭拒绝,正如着魔般心烦。一天夜里,了然酗酒寻事,又去找秀奴;隔着门,乞哀告怜,好话说尽,还是吃了闭门羹。他又谎称最后送点礼物给她,以示决别,仍是不得其门而入。于是他由爱而怒,由怒而狂,竟然不顾一切,闯破房门,要对秀奴实行强横。
秀奴坚执不从,仍推他“快走!不然就要叫人了!”了然这时‘恶向胆边生’,从腰间抽出小刀,凶狠狠刺入她的胸膛。
事发以后,了然被捉进大牢。司法参军调查审问,认定了然证罪确实。了然亦供认不讳。
苏轼接到此案,感到事实明白,确实,并不难分判。只是不知是否有什么隐情和出入,还想听听罪犯最后的陈述,再作判决。开庭审判时,罪犯依然自供如前。一个狱卒说,他还写了字在身上,未作交代。苏轼令人捋起他衣袖,一看,手臂上竟刺了两句誓情诗:“但愿生同极乐国,免教今日苦相思。”
苏轼冷笑着训斥道:“哼!好个不守佛规的东西!怎能把男女私情之;极乐‘与佛家幻想之’极乐‘混为一谈?污辱佛门,罪之大者;因奸杀人,尤不可恕!你的恶行可算人世罕见的了。现在,我也为你写一篇罕见的判词吧!”于是挥笔填了一首《踏莎行》,判定他的罪恶:
这个秃奴,修行忒坏,云山顶上空持戒。只因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人,香消玉败,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于是了然被斩首示众,成果了可鄙的一生。
郡守称赞苏轼案子判得很好,判词写得尤妙。它的上半阕,揭穿了然挂羊头卖狗肉的假和尚本质;下半阕揭穿他背叛教规,因色杀人的罪恶行动。理直气壮,又风趣讽刺;张扬了正气,打击了邪恶,真是大快人心!千百年来,这判词作为文苑的奇谈趣事,广为传播。
[注]秃奴:光头奴才,责骂和尚之辞。忒:太。空持戒:指他空有和尚的身份凭证,本质并没真正出家修行。戒,戒谍,旧时官府发给和尚尼姑的身份证。鹑衣百结:破烂不堪,补丁很多的衣服,指袈裟。浑无奈:完整出于无奈,并非愿意修行。色空空色:佛教所宣传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观念。
十年生逝世两茫茫
十年生逝世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悲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哀悼原配夫人的词篇《江城子》。词句情感深挚,撕肝裂肺,极具催人泪下的沾染力量,是苏轼用笔饱蘸血泪写成的。
苏轼的原配夫人,名叫王弗。她是一位非常贤淑的女性,本地青神乡贡进士之女,聪慧美丽,才貌双全。十六岁时,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时,苏轼刚满18岁,即将进京赴考。他父亲苏洵和母亲程夫人心知两个儿子都火候已足,中进士可操胜券。考虑到京城许多权贵和豪富人家,爱好从新科进士中选取乘龙快婿,担心会影响儿子原配的美满姻缘,因而就在进京前,为他两个儿子都办妥婚事,以免日后生出麻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