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对上了,随之而来,各式各样的意思,趣味也纷纷呈现。当然,杂文的重要作用,是针砭时弊,论国家,社会,民主,各种各样,无分大小,关于、影响国民的问题,口诛笔伐,以文章为一分力量,引起更多人引起关注,让问题不断改良。然文章发表以后,读者各抒己见,便可以看明白好些人的敏感,顿时横眉怒目,或愁眉苦脸,可怜兮兮,表情多样,至于言行,或唾沫四溅,慷慨陈词,或抽泣委婉,一一反驳,反应各异,目标雷同:和我无关,这样的文章,纯粹胡言乱语,无事实根据!在我眼中,这些嘴脸,无遗显露出的种种趣味,意思也很重要,他们可笑之余,也能视为我对杂文的请求,钟情,器重,间接的推动力。
矫揉造作,装模作样,妄顾客观事实,一知半解,以偏概全,有如此表现的这种尚能舞文弄墨的人,当遭到别人批评以后,不是理直气壮,说你不是,搬出君子不屑与小人为伍,连争辩的价值也没有等类似的话,就是哭丧着脸,博人同情,惹来好几个热情忠心的观众读者来瞎搅和,誓要诉冤情,抱不平不可。古人言,小人以耳目导心;不自见故明,不自恃故彰,不自矜故长,幸而,我本身就并非君子,且感到自己基本就是个小人,一言一行,微不足道。所以,小人不怕“大人”,“大人”尽管借题施展,无的“有的”放矢也行。当小人的利益或就是,能以小见大,从中借鉴,嬉笑怒骂,引认为诫。一篇文章,杂文背后,诸如文章评论,从而引发的有感,争辩等等,足可见一人以至不少人本身为人处事,文字以外,素质修养的高低。
若自己爱好以杂文的名义,讽刺、批评别人,却无容人之量,客观思考、处事态度,受不住人家批评,评论的,请不要脸红耳赤,经常出丑。要重面子,毫不服气,不加检查,不思进取者,杂文还是不写较好,莫气不过,动气、偏执偏激,单凭一己之见,丢人现眼,一败涂地。试问连杂文语言的应用,如冷嘲热讽也给混杂,自己误认为、一口咬定是恫吓是骂人是辱骂的,其言辞多为夸张失实,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还能说点什么,有什么好说的呢?一个人的德行卑鄙与否,何以见得?先心里愁闷,后会心微笑,不在于遗词用,反而该想一想,他言语文字里头,表现出来,目标、居心何在?
二零一零年六月十三日夜
22:33p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