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银行按照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提出的要求,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论证,提出了主动下移客户群体重心,开辟小微客户市场的全新发展思路。经过精心运作,济宁银行探索实践的“小微信贷工厂”项目结出成果,这架“高能的放款机器”自10月初正式运作,至目前已发放小微贷款90笔,金额1009.7万元,此外还接到贷款申请301笔。
管理制度率先跟进
为推动小微贷款业务发展,济宁银行于6月份设立了小微企业贷款中心,专门负责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进行条线管理。微贷中心根据小微贷款工作特点和目标要求,迅速着手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小微贷款业务流程》、《小微贷款业务工作质量管理手册》、《小微信贷员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组建了小微贷审会,设置了信贷员岗、专职主管、兼职主管、后台人员、外派技术人员等岗位,并将工作业绩、工作质量与各岗位员工绩效明确挂钩,严格信贷员、后台及主管工作的规范性,为小微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信贷队伍快速培育
自8月下旬开始,济宁银行通过济宁日报、济宁银行网站、孔子人才网发布信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小微贷款人员。同时成立了以德国专家为主考官的评委会,通过笔试、小组面试和单独面试等方法,选拔出首批17名小微贷款人员。9月中下旬,由德仕金融公司按照国际先进经验,以模拟现场等方式对贷款人员的知识、技能以及工作态度等胜任力特质进行了全面培训,一支具有先进工作理念、熟练业务技能的小微贷款队伍逐步走向岗位。小微企业贷款中心将通过独立的培训体系不断“孵化”信贷团队,以滚动发展的方式将小微贷款技术快速复制到部分支行网点,力促小微贷款业务做大做强。目前,第二批30人的小微信贷团队已开始招聘。
业务流程简便高效
根据“标准化”、“流程化”、“持续优化”的要求,济宁银行与德仕金融咨询公司一起,用国际先进理论对小微贷款技术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按照“全流程风险管理”模式,建立起标准化的调查审批流程。信贷员接到客户申请,对申请人进行现场调查应在2个小时内完成;调查后1个工作日内,由信贷员还原客户真实经营情况,形成图表形式的调查报告向小微贷审会汇报;然后,按照透明化的审批决策手续,由小微贷审会在30分钟内完成每笔贷款的审批,其中信贷员贷审会陈述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对异地贷款,逐步采用视频贷审提高时效;整个贷款流程,控制在3至5个工作日以内。为做到贷后监控的常规化,放款后15天必须完成第一次实地监控,前3次实地监控时限不得大于3个月,并采用非标准监控的方式。同时,济宁银行还专门研发了小微企业贷款管理系统,并与核心业务系统成功对接,实现了小微贷款业务的自动电子化处理,提升了小微贷款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
营销能力持续增强
小微企业贷款中心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市场宣传及营销。一是在市区15家支行营业网点摆放小微贷款宣传折页和海报,并通过各支行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小微贷款宣传信息。二是利用济宁广播电台对小微贷款进行宣传,并在本行网站上发布小微贷款业务详细说明信息。三是利用国庆节假期,组织开展小微贷款业务集中宣传活动,共接受群众咨询400余人次。四是组织小微信贷人员积极开展市场营销,分别对金宇、太东、大观园等20多处批发市场进行了“扫街”式宣传。经过营销宣传,济宁银行小微贷款业务被除迅速推向市场。
服务文化得以塑造
济宁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中心创建伊始,就将小微企业信贷文化、内控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建设作为小微贷款业务发展的重要内容,专门建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规范业务流程,规范内部运作秩序。特别是在服务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小微贷款人员应具备的良好诚信品质和职业道德操守,严格做到“不喝客户一口水、不拿客户一张纸”。同时,通过实施员工能力建设,积极创造凝聚力强、向心力大、绩效高的团队文化,树立济宁银行小微信贷服务“优质、高效、严明、廉洁”的品牌形象,进而实现“建设一个队伍、开辟一个市场、展示一个形象、树立一个品牌”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目标。 (杜欣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