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一五”兖州市新驿镇工业强镇建设取得的经验,新观念领“跑”、大投入“助跑”、企业家“快跑”成为三个关键词,不仅跑出了质量加速度,而且为“十二五”工业经济大发展蓄积了活力、张力和爆发力。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入、利税及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年均增长30%以上。
新观念“领跑”
追溯新驿镇工业发展史,家底薄、底盘小、无规模是真实写照。就在5年前,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还仅仅10余家,而今年却有望达到32家。
近年来,面对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趋势,新驿镇党委、政府认识到,工业短腿是制约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症结,但观念落后却是导致这种状况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因为观念落后比经济落后更可怕。
于是一场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大讨论活动,一直成为新驿镇“十一五”期间相随相伴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从被动招商引资到主动招商引资再到招商选资,从园区“小打小闹”到铺开5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摊子,从原有企业依靠自身积累缓慢发展到靠大挂强跳跃式发展,从铺天盖地发展各类工业项目,到集中精力培育顶天立地的机械加工、轻纺织造、机电制造“三大产业”集群……新驿镇用生动的实践诠释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在区位在作为、不在客观在主观、不在条件在工作,不在群众在干部的发展理念。
大投入“助跑”
今年1—11月份,新驿镇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入10.5亿元,同比增长53.6%;用于工业园基础设施改造的投入达到1630万元,同比增长215%。大投入的背后,彰显出新驿镇坚定的“地域有限、发展无限”的信念和“大投入、大产出、大效益、大发展”的全新理念。
通过实施“招商选资”战略,成功引进了投资1.6亿元的雷皓橡胶年产120万套子午胎内胎及垫带制造项目、投资1.5亿元的赤诚建材年产2亿标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等7个投入额度大、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型项目。
与此同时,新驿镇围绕培育机械加工、轻纺织造、机电制造“三大产业”集群,突出抓了骨干企业规模扩张,对新驿镇铸造厂、大阳毯业、金三星机械等10家企业从建设用地、资金融通、人才培养等方面大力扶持,着力打造全镇工业经济发展制高点。
新驿镇把工业园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作为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今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的工业园一期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已超额完成,园内新建排水管网6.3公里、硬化道路4.5公里,铺设人行道7公里,安装路灯120盏、栽植绿化树木4500株。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成功引进11家企业在此落地建设,其中亿元项目3个。
企业家“快跑”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驿镇涌现出一批企业家和小老板。在全镇工业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前,栾昌敏、刘作宽、华喜军、李志强、齐强等一个个志在千里的企业家,致力于上大项目、增大投入、建大企业,呈现出你追我赶竞风流的喜人局面。
永泰矿山机械有限公司与山西金汉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合资1.3亿元开发了高速铁路声屏障项目,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4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40个。赤诚建材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新上煤矸石烧结砖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不但充分利用了新驿煤矿煤矸石资源,而是由此减少了煤矸石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华仕绿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7600万元新上的年产10万套实木套装门项目,已于近日试产成功。新驿铸造厂投资1.6亿元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线技改及扩建项目已完成立项,资金已大部到位,正筹备开工。另外,众信矿山机械、赤诚工矿设备、滨阳生物科技等企业的6个技改扩产项目正在立项,预计明年3月底前均可开工建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