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围着市场转、跟着农民走、完善基层金融服务”的工作思路,济宁市农村信用社通过实施以信用工程建设、“信贷助推百合惠农致富工程”、信贷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双百双千”信贷助推中小企业腾飞工程、农村支付结算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战略”,增强了竞争实力,提升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支持城乡经济发展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跟着农民走 优化金融服务
新农村建设促使农业向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转型,促使合村并点向新型农村社区转变。济宁市农村信用社围绕农业、农村、农民新的发展方向,找准切入点,加大支农力度。
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全市农村信用社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全年全市新增信用户99500户,新核发贷款证93000个,新核发贷款证授信总额达80亿元。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解决农民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更好地体现支农主力军的地位,全市农村信用社大力推广大联保体贷款业务,全年全市共组建大联保体1065个,较年初增加620个,授信总额13亿元,大联保体贷款余额达到10亿元,较年初增加5亿元。
济宁市农村信用社把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信贷助推百合惠农致富工程”,明确了每家联社每年至少牵头组建或规范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每年规范100家,逐年递增,达到三年规范300家以上任务目标,监督信贷资金使用的同时,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作,并提供财务管理和信息帮助。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建立信贷关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个数达到110个,较年初增加70个,向合作社成员发放贷款余额2亿元,较年初增加1.5亿元。
围绕市政府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济宁市农村信用社为社区居民量身打造期限在3至5年、利率最高上浮30%的农民住房及消费贷款服务,年末,办理农民住房贷款2亿元、农民消费贷款3亿元。同时,全市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展服务人员、金融知识普及、业务宣传、理财服务“四进”社区活动,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掌握客户的服务需求。
为不断优化服务,济宁市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快创新步伐,在丰富信贷产品上下功夫,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在鱼台进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贷款试点,得到了济宁市政府、人民银行、监管部门的充分认可。目前,已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贷款近500笔,金额2000余万元。此外,全市农村信用社还大力推广林权抵押贷款、船舶抵押贷款等业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65万元,船舶抵押贷款1.67亿元。
和谐银企 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壮大
围绕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济宁市农村信用社开展创新服务,培育优质企业,扶持了中小企业成长壮大。
通过实施“双百双千”信贷助推腾飞工程,由辖内12家联社(合行)推荐100户个体工商户、100家中小企业,全市择优选取1000家个体工商户、1000家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对纳入“双百双千”工程的信用个体户、信用企业实行贷款优先和利率优惠的“双优”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提供评级授信,并依据信用等级给予差别利率优惠:信用等级为AAA的,贷款利率不上浮;信用等级为AA的,利率上浮幅度不超过30%;信用等级为A的,利率上浮幅度原则上不超过50%。同时,简化贷款手续,授信额度内减少贷款审批环节,随用随贷,周转使用,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优先提供汇兑结算、代缴税款等服务。年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将达到85亿元,较年初增加12亿元,增长16%。
针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时间紧的问题,济宁市农村信用社推行了循环贷款业务。按照“区别对待、扶优限劣”的原则,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经营管理正规、信用等级A级以上、近三年无违约记录”的优秀诚信企业,评级授信后在授信额度内可随用随贷,不再逐笔上报审批,2至4个工作日内完全部贷款手续,平均缩短10个工作日。同时,积极开办社团贷款业务,先后为济宁供水集团、济矿集团等11家企业提供信贷资金,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
科技引擎 带动服务升级
围绕农村支付结算全覆盖的工作思路,济宁市农村信用社通过科技创新来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研发了集存取款、转账、电话缴费、补登折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民金融服务终端,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为普惠型金融服务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济宁市农村信用社于2009年在汶上县次丘镇河里村进行了试点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将“便民银行”开到农民家门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山东分社、《经济日报》、《金融时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到汶上、曲阜等地进行采访报道;先后有来自全省16个地市的农村信用社系统的400余人到我市考察、调研。中国银监会、山东省政府金融办、山东省银监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对农村自助服务终端项目都给予了充分认可,济宁市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加快推广农民电子支付结算自助服务终端的实施意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进行补助,加大推广力度。
今年以来,济宁市农村信用社在新设立的农村社区、人口3000人以上的村庄、偏远地区等安装了500台农民自助服务终端,截至目前,业务量已达到40余万笔,其中,办理小额存、取款业务15.2万余笔。从运行情况看,农民自助服务终端的安装,发挥了良好的业务辐射和带动作用,有效解决了农民粮补资金兑付难、小额现金存取难、农副产品交易结算难的问题,深受农民欢迎。同时,济宁市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在乡镇驻地安装ATM等自助设备的力度,并大力在农村地区小超市、便利店等个体工商户布设POS机,形成了网点、自助设备、农村自助服务终端的服务网络,服务半径由原来的12公里缩短到3公里以内,金融服务更加方便快捷,更加贴近“三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