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是考虑了所有负面影响后上市银行的合理估值,只有建设银行一家的合理估值较当前估值高出20%以上,工商银行的估值程度与当前途度一致,其余各家银行的合理估值均低于当前估值程度。平均的估值程度在1.5倍左右,与2008年的低谷相近。
盈利才能比较 净息差弹性:升息周期中,招行(600036,股吧)、中信、浦发受益最多
2009年宽松的货币环境导致银行的净息差大幅降落,2010年流动性的压缩提升了银行的贷款议价才能,预期银行的净息差将有所扩大,但不同银行的受惠程度不同。
由表2可见,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在总生息资产中占比较高,利率弹性较高(流动性压缩背景下的利率上浮贷款占比进步),成果,升息周期中,股份制银行和宁波银行的贷款利率升幅更大。
不过,股份制银行的资金成本也对基准利率敏感,尤其是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中信银行、深发展几家,活期存款占比低、定期存款的利率敏感性强,成果,升息周期中,上述几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升幅也较大。
综合来看,股份制银行整体的净息差弹性更大,其中招商银行在对称升息27个基点的情况下,净息差将扩大13个基点,其次是中信银行、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宁波银行等,而四大行和城商行(除宁波银行以外)的净息差变动不大。
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四大银行占优
2009年15家上市银行(含农业银行)平均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达到11.8%,其中四大行和招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均在15%以上,但其他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北京银行(601169,股吧)、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南京银行、兴业银行的占比均不到10%。究其原因,重要是国内银行在对公中间业务上一直未能实现模式突破。
成本收入比: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工行占优
在成本把持方面,上市银行平均的成本收入比为38%,一些存贷比较高、网点扩大压力大的银行近年来成本收入比快速攀升,如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宁波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均在40%以上,总体看,股份制银行和宁波银行处于劣势地位。
盈利才能的综合比较:建行、工行最优
综上,尽管股份制银行和宁波银行在升息周期中净息差的弹性更高,但在中间业务贡献和成本收入比喻面的劣势抵消了净息差扩大的优势,成果,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整体盈利才能占优,其次是着重于资金业务发展的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
风险把持比较 不良率把持:四大行劣势
四大行的不良率高已经不是什么机密,但在经济结构转型和政策调控下,我们预期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不良率上升幅度更大。
贷款结构的影响: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优势缩小。
在房地产开发贷款方面,商业银行地产开发贷款的平均占比为6.7%,上市银行的平均占比达到8.5%,其中,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三家占比最高,均达到10%以上。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方面,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平均占比为12.5%,上市银行平均为14.2%,其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的占比均在20%以上。
在处所融资平台贷款方面,银监会估算的全国商业银行处所融资平台贷款平均占比为17%,上市银行披露的成果广泛低于银监会估算成果,处所融资平台贷款的平均占比为10.8%,其中,南京银行和兴业银行披露的处所融资平台贷款占比较高,在20%以上,其他各家在14%以下。
以上三类贷款合计占到上市银行贷款总额的33%,即,三分之一的贷款将直接收到调控冲击,而上升的坏账将“吃掉”上市银行一年的净利润总额,并使风险资本需求与贷款总额之比进步2.25个百分点,使风险资本回报率降落4.2个百分点。其中,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的风险资本需求比例上升较多,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风险把持优势在缩小。
综合比较:建行、工行最优
综合净息差弹性、中间业务收入贡献、成本收入比、当前不良率及贷款结构的影响,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风险资本回报率更高,华夏银行和农业银行最低,以对公业务为主的股份制银行则面临排名降落的压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