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需要“搂搂抱抱”的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的。昨日,冯小刚导演带着主演徐帆、李晨、张静初到成都为影片宣传。先奔赴德阳和灾区观众分享观影感受,又快马加鞭地赶到成都接收媒体采访。第一批观看该片的德阳观众给了剧组很热烈的反馈,让冯小刚感到温暖无比,徐帆也吩咐看完片子的观众回家记得抱一抱自己的妈妈,她流露,当初自己看完影片的第一反应,就是激动地搂着老公冯小刚很久没撒手!
第一站:德阳
观众的眼泪和夸奖,让冯导放心
纸巾基本不够用
为什么把四川宣传的首站放在德阳?冯小刚说,那是因为很多人还存在着疑虑,认为这部影片对刚刚经历过汶川地震不到3年时间的四川国民来说,有可能造成“二次损害”,于是片方把点映场放到了德阳的电影院,请来灾区观众观影,因为“他们的反应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当冯小刚问德阳观众,“你们感到这部片子拍得感不感人?”记者看到了非常感人的一幕,电影院里的观众居然集体用掌声来答复了冯小刚的这个问题。
在现场交换过程中,德阳的观众更是用尽夸奖之词,为影片给出了高分。虽然电影让很多人哭红、哭肿了眼睛,但观众们纷纷表现,这是一部好电影,值得推荐给亲朋好友。“剧情实在太感人了,纸巾都哭完了!”一位带着女儿来观影的女士表现,虽然此前已听闻电影非常感人、催泪 ,特意筹备了一包纸巾,但是看到徐帆和女儿之间的波折离奇,她和女儿还是哭成一团,纸巾基本不够用。还有一位亲历了两年前抗震救灾的武警战士也不禁热泪盈眶地对记者说,“当时我一直在抗震救灾前线,没流过眼泪,但看了电影,让我回想起的不是灾害的苦楚,而是当时大家团结救灾的场面!”
“为啥选弟弟?”让徐帆落泪
在德阳的会晤会上,四川各地的媒体纷纷追随主创人员来到现场,但冯小刚和徐帆并没有给记者很多提问的机会。“我想看到观众真实的反应!”不仅徐帆请求媒体给观众“腾出地儿”,冯小刚也把采访话筒交给了现场观众。而观众们的提问也大多是在表达自己对电影的夸奖之情,“太感人了!”“徐帆演的母亲太真实了 !”徐帆的母亲形象受到观众一致好评。一位来自灾区汉旺的地震亲历者问徐帆,“母亲为何选择弟弟, 不是姐姐”时,徐帆不禁潸然泪下,她说,自己从女儿成为母亲后,对母亲这个角色有了更深的感想,“但只能选一个,只能想到‘活着就好’……不过,这也是剧情的安排。”
可能拍汶川大地震
而德阳观众的眼泪和夸奖,也让冯导放心了:“我不擅长答复‘大’问题,就想怎么拍得感人。”对于电影想要表达的“真理”,冯小刚只用了电影中“活着就好”四个字来表达。张静初之后也对记者感叹,有一位战士的发言让她印象深入,倍感温暖。“他说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四川不用等32年,10年就会有一个全新的繁荣的城市,他感到这个电影给了他勇气和温暖。”
也有观众问及,冯导是否会拍一部关于汶川大地震的电影?冯小刚表现,他不赞成跟风似的到灾区拍片,但他也表现,有好的小说、剧本,也有可能会拍。
第二站:成都
怕哭的观众 不强拉你们进影院
懂得:
别扯票房
看电影是自愿的事
结束德阳的“温暖之行”,剧组一行又立马在成都某酒店和媒体记者摆开了“龙门阵”。冯小刚一开口,就对媒体记者发布,不需要担心“二次损害”,“下午首映结束,我正好站在灾区观众面前,最有发言权的是灾区观众,现场观众的答案是掌声,这个担心是没必要的。”
针对有记者提出的有些观众害怕流泪,不愿意进电影院观影,会否影响四川地区票房的问题,他也表现懂得:“为什么要逼迫他们来看,看电影是个自愿的事。这事别把票房拉进来。不仅是这部片子,还有很多片子,观众要不爱好,没有导演有这样的权利把观众拉进电影院来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