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原地产统计的市场周报显示,8月20日至26日成交量连续第二周大幅反弹,包括京沪深等9个监测城市总成交量环比上升了17%。同时8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3%。其中,北京市新建住房价格同比上涨20.1%,涨幅居全国之首。
与房价逆市上涨齐头并进的是,四大巨头“招保万金”上半年业绩依旧靓丽,现金流依旧充足。
金地集团以327.02%的净利润同比增幅成为四巨头中增长最快的公司,招商地产、保利地产、万科的业绩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为115.71%、16.56%、11.41%。在半年报中宣布降价15%的万科,最新数据显示,其7月份销售均价同比和环比(较上月)均呈现上涨势头,分别为27%和9%。
至此,从市场看,量在价先、量跌价跌的规律被打破。而房地产调控到现在,俨然是上演了一幕喜剧。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得出的一个普遍的观点就是,现有的调控措施更类似于一剂速效“止疼”药,并未触及引发房地产市场“疼痛”的“病根”。
经济学家韩志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政策看,如果没有新政出炉,房地产调控遭遇瓶颈”,而原因就碍于无法在短期内征收物业税,也无法通过加息紧缩货币。
面对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面临尴尬的事实,银监会和央行轮番喊话。
8月31日,中国银监会官员指出,积极进行舆论引导,推动开展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等相关工作。此前8月2日央行强调下半年要继续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8月13日至21日仅8天时间,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地方开会时两提房地产调控、两提抑制投机炒作。其中8月17日国家发改委提醒:“各地应继续做好稳定房价工作。”
这令不少市场敏感人士不禁猜测,监管层对于房地产调控如此密集的“再强调”,是否意味着第二轮调控政策呼之欲出?
8月31日,《人民日报》罕见发表社评,就房价“理性下跌”和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调控进行评论。这可以看做高层再次释放的“第二轮调控”信号。
时间点上相同的是,新国十条出台前,新华社密集发文,政策未动,舆论先行。“这次也不例外,预料随后将有更加重磅的政策出台。”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估计,同时解释,第一轮调控砸出的是政策底,第二轮调控将砸出市场底,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成为房价真正的底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