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内有别墅和低楼层的建筑,很多人都是从深山老林中发掘出去宝贵的前年古树种在小区内,对环境是一种损坏,同时这些千年古树都是常绿植物,这是奢侈的选择或者是对环境损坏的选择,未考虑到自然和小区的业主负责,如果有低楼层和别墅类的建筑,在南向种树的话,应当种落叶的树,高度要跟建筑匹配,当夏天阳光带来太多热能的时候,这些树枝繁叶茂,挡住了阳光,当冬天需要阳光的时候,这些树的叶子都掉了,这就是自然的绿色节能的方法,绿色也好,低碳也好,最重要的不是资金和技巧,而是态度和理念。我个人认为建筑、节能率,或者是建筑是否是节能,真假低碳和绿色的分水岭,大家购置楼盘以此为保准,第一个关注的就是建筑本身是否能,这是所有节能和低碳的基础,也是居住舒适的基础,也是应用成本低廉的基础。
第三,房地产绿色转型,美国不是好的榜样,但是欧洲做的很好。跟欧洲相比国内的绿色建筑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单薄。除了示范性的工程外,欧洲广泛的工建和民用建筑做的非常棒,这也是朗诗为什么在欧洲设置公司的原因,就象踢足球一样,踢球的人太多,随便组织一个球队都是强队。从开发商到政府的部门,很多的官员和花费者是整体缺乏绿色理念或者是绿色理念也需要开发。
在中国做绿色低碳建筑,行业的配套目前还不齐全,朗诗在这条路上走了六、七年,开端的时候,找不到足够的供给商形成配套系统,任何企业经营的成功都不是自己的成功,而是跟合作系统共同的成功。当市场上没有足够多的绿色低碳配套行业的时候,此时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信息的看到,这几年中国的绿色低碳正在普及,现在找合作商、找合作系统比过去方便很多,同时国内煦色低碳的人才技巧相应配套。
国家一方面高度器重绿色低碳,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一整套具有一致性、系统性的政策系统支撑绿色低碳。能源瓶颈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房地产业绿色地产虽然艰苦重重,但刻不容缓。
我认为只要中央政府在寻求保8%等经济增加目标,该政策和目标不转变,只要中国的财税制度不改革,还是中央拿更多的钱,处所政府干更多的事,只要我们的土地政策不转变,当这些条件依然有效的时候,我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房地产还会重复的波动,从长期的趋势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增加速度逐步的平缓,随着人口红利逐步的消散,随着城市化过程及社会结构性的问题突显,中国的房地产业在波动中逐步的增速下行,因此我们的断定是,房地产已经红红火火发展了二十多年粗放式的范围扩大模式不可持续。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加上能源瓶颈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因此房地产业必须进行绿色转型,房地产业必须走向节俭化、低碳化的绿色发展道路。
袁世凯无论个人的智慧、经验及控制资源的角度都强于孙中山,只有一点输给孙中山就是大局观,孙中山断定中国必须走向民主共和,一直保持下去,最后的成功者是孙中山,孙中山说了一句话,天下大事,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