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4日召开的央企科技工作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重申央企重组打算,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央企户数由126户调剂为125户,表现央企将在年内整合至100家以内。这意味着年内将有至少25家央企会被整合。国资委关于央企整合思路是,央企之间“强强联合”,一般央企并入优良央企,即以强并弱;科研院所并入产业团体(有数据显示科研院所资产量、利润总额等指标在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范围中所占比重为1%左右)。非主业资产向其他中央企业集中。在6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明白提示,充分施展资本市场推动企业重组作用,增进企业兼并重组。在国务院大力推动下,关于兼并重组的其他政策支撑也将尽快到位。国务院常务会议请求,清算废除各种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和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坚决取消处所自行出台的限制外地企业对本地企业实行兼并重组的有关规定。
要大力推动市场化的并购重组,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市场化安排,进步并购重组的审核效率和透明度。支撑部分改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方法实现整体上市,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推动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化趋势不断强化,资本市场上有近400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改良了基础面,进步了盈利才能、持续发展才能和竞争力,一批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了行业整合、整体上市等目标。如海尔团体曾经13年间兼并了亏损总额达5.5亿元的14家企业,盘活了14.2亿元的资产,为我国企业并购建立了典范。随着国家调剂经济增加方法,增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过程将近一步加快,功效将日益得到体现,加快了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增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并购重组有利于盘活社会存量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调剂产业结构,提升资本市场整体投资价值,保持资本市场活力和市场的运作效率。
中央企业团体从2008年初151家调剂到目前125家。也就是说到年底前,至少还要减少25家。这2008年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开端,央企调剂合并速度在明显加快,有76家央企进行了35次重组,将在资本市场掀起一波并购重组热潮。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08和2009两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额达到6965亿元,2009年上市公司并购数量创新高为212起,是2005年的5倍。在国资委“十一五”计划明白提出,2010年央企缩减至80-100家,根据这一计划下半年将是央企整合的大限。
据国资委近日颁布消息称,今年1月至5月我国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27万亿元,同比增加48.7%,增幅比1月至4月收窄1.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4213.2亿元,同比增利1824亿元;已交税费总额5438.2亿元,同比增加30.3%。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央企利润持续第四个月下滑。今年前两个月央企利润增速121%;前三个月累计实现净利润则为2308.7亿元,同比增加93%;前四个月累计实现净利润3259.9亿元,同比增利1466.2亿元,增幅81.7%;按照国资委最新数据,今年前五月央企累计实现净利润同比增加76.35%,虽然再度明显下滑,但从无论实现营业收入,还是实现净利润同比增加,都远超过其他性质企业的增加速度。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属于优质企业,需要借助资本市场平台进行整合,通过增量和存量两种方法得以实行,无疑会对股票市场就会产生交易性机会。
实际上并购重组既是央企整合的需求,也是证监会大力推动的工作内容。尚福林在多个场合指出,支撑部分改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方法实现整体上市,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推动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近年来并购重组已从当初的处所政府“包办”,艰苦企业被动接收的“危机拯救式”和“借壳上市式”并购重组,转变为强势企业主动出击,立足于做大做强的“主动式”并购重组为主。另外,国资委一个可以信任与依附的推手”,是进行国有资本调剂的重要平台。“中投2号”有望在下半年成立,并对十余家央企进行打包整合,解决产能过剩也将带来央企兼并重组机会,工信部曾明白指出,为解决过剩产能,将重点推动汽车、钢铁、有色、船舶和建材行业等行业的兼并重组,为淘汰落伍产能、调剂经济结构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并购重组过程中,重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众多二级市场内情交易行动,对监管部门最大考验是内情交易案件层出不穷。如何打击和预防并重,尽量减少内情交易案件产生,考验着监管层智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