踟躇大半年后,公积金贷款支撑保障房试点终于尘埃落定。昨天,住建部正式颁布了28个将率先应用公积金建保障房的试点城市名单,北京、天津、重庆三大直辖市榜上著名。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昨天表现,今年将拿出200亿元支撑保障房建设。
昨日颁布的第一批试点城市名单中,入选的大多是二三线城市,如河南洛阳、河北唐山、山东济南、湖南长沙等,上海、深圳等房价较高的城市榜上无名,而北京则作为本次公积金试点新政策的发起城市,且政策房建设力度空前,因此获批。28个城市中,将有133个经济实用房、棚户区改革安置用房、公共租赁房建设项目为申请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撑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项目,贷款额度约493亿元。“这重要是因为二三线城市的公积金闲置较多,合适进行试点,而房价热门城市由于地价、房价偏高,公积金投入建保障房风险难把控。”业内专家告诉记者。
近日,住建部、财政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撑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请求加强项目贷款管理。项目贷款必须定向用于试点项目,严禁挪作他用。项目贷款到期后,贷款本息必须全额收回。
《通知》还特别提出,同等条件下,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可优先购置或租赁。但多位业内人士却对此表现猜忌。“这项政策算得上是公积金贷款建房‘专款专用’对缴存人的回报,但实行起来极其艰苦,甚至会呈现与现行保障房申请措施‘打架’的局面。”北京中原三级市场总监张大伟认为,所谓“同等条件”界定含混。而且,没有缴存公积金家庭的经济状态很可能比缴存家庭住进保障房的需求更急切,在这样的情况下,缴存职工的优先购置、租赁权,可能会造成保障房分配的不公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