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的安乐死药,玄乎的彩票预测 ,诱人的无抵押贷款,神奇的透视眼镜……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大量信息,带来了便利,然而骗子也通过网络设下了一个个骗局。自9月15日以来,连续对多种网络骗局进行深度揭秘,拆穿骗子的伎俩。在各种“名堂”背后,骗子都是抓住人们贪小便宜、有所企图等心理弱点行骗。10月9日,警方提醒市民,网络骗局是电信诈骗的一种,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只要不听、不信、不汇款,就能避免上当受骗 。
■手段 不见面看货忽悠先汇款
安乐死药物网上喊价1200元,卖家称用剧毒的氰化钾加上麻醉药就能配好。针对网上所谓出售安乐死药品的广告,记者与“卖家”进行了一番较量,拿到100元定金的“卖家”在多次变换交易地点后仍然迟迟不肯露面,并再三催促记者将剩余1100元汇到账号内,根本就不提送货的事,始终也未露面,最终失去联系。
网络上所谓“无抵押贷款”的广告如出一辄。不需见面,在记者还未提供任何手续材料、没有拿到贷款时,对方就要求先汇3600元利息。
从迷幻药到透视眼镜,从彩票预测到网购低价商品,报道的各类网络骗局中,绝大多数骗子都以各种理由,在记者还未见到“卖家”或是货品时,就要求先往指定账户内汇款,并且只通过电话联系并不见面。
■目的 找各种借口为掏你腰包
商场里数千元的东西,网上只卖百余元,网络上这些诱人的信息让不少市民心动,然而这极可能是骗局。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介绍说,网络骗局实际上是电信诈骗的一种,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非接触性的,如报道的“无抵押贷款”、“彩票预测”、“股票信息”、“低价商品”等,骗子不与市民正面接触,但以各种理由来骗取汇款,然后消失不见;另一种就是接触性的,实际上是利用网络发布信息的街头诈骗,如出售“珍稀动物”、“指纹模具”、“透视眼镜”等,骗子会与市民接触,但其提供的货品通常都是假货或普通商品。
民警介绍,网络骗局作为一种新兴的电信诈骗方式,骗子的目的都是骗取信任后让市民汇款。
■骗术揭秘 投其所好玩心理战
市民与骗子不见面,通过电话交谈就上当受骗,难道骗子会通过电话催眠,还是有什么高科技?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据民警介绍,网络骗局中骗子善于抓住人们的心理,让人产生一种信任感。
“有的市民一看400开头的电话就认为是安全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据民警介绍,“400”电话是很多企业对外的服务电话,而市民由于对“400”电话的不了解让骗子钻了空子。实际上,“400”是一种增值服务电话,并非有很高的“门槛”,一个“400”号码可以至少绑定3部以上的电话,骗子以虚假身份等手段买来“400”号码后就可以行骗。
虽然网络骗局并不存在高科技,但大量市民上当受骗并不是没有原因,骗子在行骗时更多的是玩心理战术,投其所好。“你需要无抵押贷款,急需要资金,你心里着急就是骗子最想要的效果。”民警介绍说,骗子心理战术也并没有多么高深,比如在网络“无抵押贷款”骗局中,咨询的人急需资金周转,并不会太在意一两千元的利息,骗子就是抓住这种心理拿出伪造的证件,把自己包装成正规公司,让市民放松警惕从而上当受骗汇款。民警介绍说,“低价商品”这种比较低水平的骗局,仍然让不少市民中招,实际上对这种骗局上当者也并不是没有防备,但出于贪便宜的心理和侥幸心理,往往容易上当。
还有一种被骗的情况,被骗者实际上明明知道骗子出售的物品是假的,但是为了投机取巧而主动上当,比如网络上办“假文凭”、“假证件”,汇款后往往一无所获。此外,一些人有所企图的心理也容易被骗子利用,比如骗子出售透视眼镜、指纹膜、迷幻药等,受骗者急欲购买的心理正中骗子圈套。
■警方提醒 诈骗团伙搞一条龙
10月9日,市刑警支队八大队民警祝小楠介绍说,根据警方对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的打击和侦查情况来看,诈骗团伙已经呈现公司化运营模式。“有专门负责在网上发信息的,有专门负责接电话的,还有专门负责转账取款的。”祝小楠介绍说,骗子最终还是通过电话与当事人联系,在此过程中,受过专门培训的骗子通常会“定人定向”的“服务”把当事人忽悠迷糊,突破当事者的心理防备。
此外,骗子也并不像人们想的口气非常蛮横、态度恶劣,反而是非常热情、客气,往往会令人放松警惕。“骗子假装警察,并不会说你涉嫌洗钱、不把资金证明清楚就要抓你,通常是非常客气,和你讲道理,造成在请你配合调查的假象。”祝小楠介绍说,网络骗局绝大多数都通过网络发放虚假信息,引起人们的兴趣,在通话中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一旦成功骗子可能还会继续忽悠多次汇款,如果被识破则断掉联系。
防范网络骗子并不难,首先要对这些诱人信息保持怀疑,不能贪小便宜;在接到此类电话后,也不要相信对方的说法,更不要按照对方的指示去汇款;如果拿不准这些“中奖”等信息,应当及时与亲友、公安机关沟通。民警提醒,从心理上、转账汇款这两个关键环节上加强防范,市民就完全可以避免上当受骗,一旦发现这类骗局应当及时报案。
■典型网络骗局 招网络打字员
每一万字开价数百元,坐在家里打字月薪就能上万。网络高薪招聘打字员喊出的薪水非常诱人,录取后在家中工作即可。市民应聘时,会被要求先交纳一定金额的“管理费”、“押金”等,而汇款后骗子则失去联系。
防范:应聘时要选择正规的招聘网站,对用人单位的信息,可以另行打电话查询或向工商部门核实。
网上售低价商品
数千元的手机、电脑等物品,却只卖几百元钱,这种明显的差价通常被骗子包装成“厂家发货”、“清仓”、“店庆”、“推广宣传”,骗子通过制作虚假购物网站来发布,当取得市民信任后,又以“交税”等名目要求汇款。
防范:网上购物请选择知名的交易平台或购物专门网站,购买之前要仔细甄别,别贪便宜。
出售违禁品(赃物)
宝马2万、奥迪2万、奔驰2万……价值数十万元、上百万元的豪车在骗子嘴里成了“白菜价”,骗子以“海关查扣”、“赃物”等名目,来增加骗局的可信度。市民上钩想要购买时,骗子再以各种名目要求先行汇款。
防范:此类信息市民不可相信,查扣物品不可能流入非法渠道销售,赃物更不能购买。
弹出中奖信息
QQ中奖通知、管理员提醒中奖,市民在上网时,一些网页会弹出此类“中奖通知”,骗子以一些知名公司或网站的名义,发布虚假中奖信息,利用一些人贪小便宜、侥幸心理引诱网民上当,随后要求汇“公证费”、“税费”等骗取钱财。
防范:不要存在贪小便宜的心理 ,遇到此类中奖信息不可轻信。
相关阅读